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 王自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中心校小学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主题式阅读即通过“主题”整合阅读教学内容,零散的语言形式因为主题获得内在意义上的链接,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对主题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基于语言阅读教学理念,围绕主题进展篇章和段落拓展手法的分析,归纳、操练语言点,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快速的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体的交际能力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展系统的阅读训练,引导学生从中掌握阅读技巧,学生就能具备扎实过硬的阅读根本功,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主题阅读通常有哪些形式呢?主题式的阅读,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根据书籍的主题,也就是中心思想来做一个整合和比较。比方说,批判贪心的故事有哪些呢?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伊索寓言《金斧头和银斧头》的故事,俄罗斯民间故事《小矮人的礼物》,我们中国的民间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等,都可以说是这样的主题,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除了涉及贪心,还批判了不义。
  2.根据我们自定的主题,将读过的作品做一个整合。比方说,跟中秋节有关的中外民间故事有哪些?由此可以了解中外先民对于月亮的理解和想象,这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3.采取作者导向来展开阅读。如我们可以把当代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系列图书读一遍:《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最后一头战象》……,这些作品其实都指向一个主题:即对野生动物生命状态的充分展现与肯定,动物都成为自然界最值得歌颂的存在。我们还可以把美国作家E.B.怀特 (1899—1985)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通通读完。其实也不多,也就是三本——《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以及《精灵鼠小弟》。怀特的散文很棒,如果读过他的《重游缅湖》,你将更加欣赏他的儿童文学作品。
  主题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确定主题,筛选文章或章节。根据教学需要或师生共同商定的话题,确定研读和交流主题。比如“美丽的景物“母亲、父爱、感恩”等。然后根据这些主题,筛选文章或章节。筛选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学习的语文书上的文章、单元或章节,也可以是文本之外的内容,还可以是课内外的内容都可以。筛选内容的多少要根据自己最终教学时间、教学年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确定学习目标。主题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通过主题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最好能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要求来开展,这样更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走进名著”落实读后感的写法指导;“父爱落实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情感的方法;“奇妙的世界”解决抓住景物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来写景物等。
  3.落实主阅读前置性作业。要想让主题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落实读,即把筛选的文章读通、读顺、读熟,要带着思考和目的去读,唯有落实了这一步,后面的主题教学目标才会有可能达成。一般情况下,具体阅读筛选文章的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时间来确定。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利用2-3课时完成,则可以完全放在课堂上进行;如果时间只有40分钟,则可以将阅读内容安排成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提前完成,课堂上只是围绕主题阅读教学目标开展就可以了。
  4.紧扣目标,赏析展示。?这是主题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精彩片段、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赏析,并积极创设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尽情展示,让他们真正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达成教学目标。这一环节,一定要落实读、思、悟、说,更要落实标注、旁批等学习习惯的培养。
  5.总结提炼,落实目标。这一步骤就是教师要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教茡思路,用框架结构、思维导图、关键语句等方式再次总结提炼出直观的内容呈现给学生,真正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整节课“为什么学一学到了什么”。
  6.实践练习,提升巩固。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主题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利用总结提炼出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的实践练习借以提升巩固学习效果。
  7.倾情推荐,拓展延伸。借助主题阅读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推荐相关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让主题阅读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平台和有效方法。
  从主题式阅读的教学实践观察和总结来看,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主题的确定最好来自教材文章,坚持“教材承担立足点角色”的观念。同时也应认识到主题式阅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确定。在主题式阅读中,教学拓展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是关键,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从教学效果来看,在主题式阅读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升,而且阅读的针对性、目的性也更强,语文测试的结果也较为理想。由此可见,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教学价值。
  总之,“主题阅读”课也要遵循语文学科教学规律,注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设置大量的主题阅读模式,根据主题阅读模式,进行课内外的阅读拓展,全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一定程度上语文素养的养成,全面提升相关技能的同时,注重阅读涵养,进行有生命力的阅读, 让学生们在有主题的阅读中,获得思想,获得情感,获得知识体系的生成。

  • 【发布时间】2022/11/20 2:48:44
  • 【点击频次】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