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作者】 王 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旧州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事实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资本,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谈一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在解决问题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作业与考试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的原因并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的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题中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混淆和忽视;在解决问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题习惯的培养。练习“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其次,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第三,计算时,应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计算,应该先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这样,既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在学习中长期反复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个性,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二、抓好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我们的三段七步教学法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大胆了,课堂变得活跃了,他们大多数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完,旁边的学生就高高的举起了手,并且大声叫嚷:“我来,我来……”,完全不听别人如何回答,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神采飞扬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深思。一直以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都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更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开启思维的闸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强调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老师启发引导,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重难点的地方我常常让同学复述,或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倾听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应及时给与纠正。只有让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们学习才会更主动、有效。
  三、在鼓励和严格要求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们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而这些习惯必须靠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做才能养成。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善于鼓励,让他们能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要认真设计作业题,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去培养的,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我每天都认真查看学生的作业,对优秀的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及时鼓励!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上,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查。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查习惯,经常事后后悔,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略检查习惯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做作业时,教师应对一些不善于检查的同学进行提醒,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检查问题,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查。要通过教学中的严格要求和及时鼓励,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检验方法,这是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查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自觉形成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计算题是最容易得分的,但每次作业或考试,总有那么些孩子丢分,究其原因,几乎都是在检查的时候没有检查出错误,因此,我在每次的计算题上面都是做了如下强调:检查时,重新抄题在练习本上再计算一遍,不会受到之前的错题影响,这样一来,多数孩子都能计算正确,这样就避免了孩子走马观花看一遍之前的答案,没有真正起到检查的效果。
  多数老师都会重视课堂作业的书写,但很少有老师会重视草稿本的书写,很多竖式计算都需要在草稿本上完成,如果学生平时养成了在草稿本上胡乱写的坏习惯,那计算出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想减少错误,规范学生的草稿本势在必行,在草稿本上列竖式或写解题思路也必须一笔一划的书写工整,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周进行一次草稿本评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优带差,共同起到育人的效果。
  四、以身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考试时我们可以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对了题目,但往卷子上写的时候抄错了,试卷发下来后非常后悔;还有的数字写得不规范,书写潦草,甚至连自己都难以辨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先示范,在黑板上的板书必须认真工整、讲究格式。比如:我班上的小张小王同学就是书写潦草,要睁大眼睛慢慢给他找答案的那种。每次批改他们的作业都头疼,我没有简单的给他们撕了喊重做,而且先慢慢给他们讲清楚格式,找优秀的作业作为参照,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示范,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一天进步一点,一期就进步很大了!此外,教师还可以树立班上的书写榜样,展示优秀的作业,让其他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以身示范,长期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监督,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才能养成。
  五、在鼓励和启发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对学好数学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细致观察,让他们认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这对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很重要。其次,教师要耐心启发,教给学生细心观察的方法,比如,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让孩子边观察边思考:你能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吗?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行的高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同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在老师耐心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形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六、重视家校协作,共育未来
  我们学校的育人理念就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生活习惯的好坏对学习习惯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育者,有时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系鞋带都要找老师帮忙,常常体现在学习上就有不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老师要提醒,督促才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孩子,时时处处需要老师护着,一旦失去了老师的庇护,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家长就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家长一手包办,孩子自己能做事情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家长指导如何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在于日常培养,在长期的实践中坚持。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发布时间】2022/11/20 2:57:38
  • 【点击频次】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