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作者】 廖秀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但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条件。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建设4——6人,4人相邻合作学习,2人同桌,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每组成员里包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小组间学习成为可能,便于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让中等生的才能得到施民,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同时还能保证各小组间公平竞争
  二、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是长方形,为什么10厘米=1分米等等,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另外,还要探究恰当的合作时机,如当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学生个人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答案多样性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组内冷静的思考,理智地分析。比如在学习笔算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
  三、难度适宜,不流于形式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能获得。活动开始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台阶,先轻松的而又经过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稳定住小组的集体性,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要注意台阶过多的问题,减少台阶,使学生感到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合作学习有很大收获使学生能自觉的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自觉寻取他人的帮助合作与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会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才不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四、注重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就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出感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得可怜!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的现象司空见惯。而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特点是人人参与,通过师生角色的转换,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师生、生生的多渠道互动交流把大部分学生从旁观者、配角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以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普遍动脑动口,广泛交流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平台。那么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呢?我认为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小组搭配应是精心安排而不是放任自流。小组搭配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人人尝试成功的快乐。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各层次学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其次,在组内安排后进生优先发言,让他们说出最容易想到的解题策略,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要求后进生学会倾听,听完再动手操作,认真分析;第四,教师巡视指导时,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上,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五、科学而灵活地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模式,使过去那种“统一标准”、“一把尺子”的评价模式成为过去。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将小组成员非同努力的成果作为评价的标准,全面促进小组内的合作氛围的构建,互助环境的创设。这种全新的评价模式使学生明白只有小组获得成功,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在对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评价时,不以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特点等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应注意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远比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有效果的多,同时作为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及时地更新合作学习的理念,以及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不断的创新和改进适合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以让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进而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还能够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 【发布时间】2022/11/20 2:57:56
  • 【点击频次】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