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作者】 石 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根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发展输入更多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小学阶段是教育中的基础阶段,只有把基础打好,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游刀有余。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小学语文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时期,摆脱传统语文教育的枷锁,趁着教育改革的东风,一定可以在教学领域,施展自己的报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时刻铭记肩上的责任,开展多种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来说难度依然很大,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勇敢探究,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从而达到语学识字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初读、多次复现,严把读音关
  生字的教学的第一步——读准字音。字音的掌握是重点也是难点。字音的教学要体现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初读环节,往往只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识记生字,在公开课上,表现更加突出。实践证明,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效识记生字。生字读音障碍没有扫除,又怎能正确理解内容呢?而且对于生字,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有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生字,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纠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注重扎扎实实地把好识字的第一关——读音关。
  二、教学生掌握常用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汉字虽然难学,但也是有变化规律的。在小学汉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堂握汉字的变化规律,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偏旁部首的变化。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如: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教会小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他们的汉字学习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利用实物对比等直观性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将实物和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记忆,是识字教学最直观、最有效的识字教学方式。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方式还是最简单的象形思维,教师结合学生这个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会使识字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物和文字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记忆,对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和识字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识字教学方式不但直观有效,而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式。如,在认识毛笔的“笔”字时,我在课前先准备了一支毛笔,在课堂教学中将毛笔和笔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在学生看到笔字时,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毛笔,从而使学生牢牢掌握笔字的意义和写法。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普遍运用,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还可结合多媒体来教学,提高识字的效率。多媒体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学生的学习也在毫无负担、压力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同时计算机多媒体信息能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据心理学家研究资料表明,“注意”其实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只能持续15分钟。要使这种资源得到发掘和扩展就必须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呱、哇、汪”等表示声音的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些生字。针对汉字中合体字尤其是形声字多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偏旁部首,再联系旧字,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游戏识字方法认识新字。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在饱满的热情中识记生字,识字效果大大增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五、游戏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①摘苹果:老师画好一棵苹果树,然后在剪好的苹果卡片上写上要学生识记的字,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苹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老师也可以出示这个字的拼音,让学生拼读,拼出来后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苹果摘下来读一读,再组词。②猜谜语: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进行猜字谜,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并巩固了生字。如在教“告”字时,我出这样的谜语让学生猜: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样让学生通过猜谜语而记住了字形;在学习“书”字时,也可以出这样的谜语,让学生明白书的用处:学问挺大,不会说话,要学知识,动手翻它。这样的游戏学生往往欲罢不能,在轻松的游戏过程中不自觉地就记住了字。
  六、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增加学习信心和兴趣
  在儿童期,附属内驱力是主要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得到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也不是把学习的成功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手段。它之所以学习是为了要从长者处获得赞许和认可。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认可,增加他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此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易生为师,体验成功。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写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努力。只有经过自己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所以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我给他们一些鼓励,这样“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2)掌握规律,体验成功。我国心理学家艾伟早就指出,用“六书”去解释生字能建立牢固的音、形的联系。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还有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占一角、声占一角等。随着时间推移,有许多形声字已不能明显地分出它的形旁和声旁,但毕竟这是少数。当然,对低年级学生用不着说什么术语,只需让学生初步体会就行了。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有种“识一字而会认百字”的感觉,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学生一日对干识字有了浓厦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和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 【发布时间】2022/11/20 3:00:01
  • 【点击频次】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