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龙小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鼓匠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达到“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目标唯有在因材施教思想指导下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学力基础学生都能获得针对性培养机会。实施中,我们要尊重差异,合理制定层次教学目标,强化个别辅导,在分层评价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应用
  “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新课标对我们数学教学总的期望,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对于存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在“齐步走”模式下实现这样的效果,只有在因材施教思想指导下让各个学力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原有潜质上“跳一跳”,才能在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中各自发展——优秀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样目标的实现才能达成新课标要求。而为此,传统“班级授课制”显然是不能埋单的,唯有我们在平时实践中就多注重分层教学实施。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分层教学法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实施应用。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施教
  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就是要以育人为本,在教学的各个场景、环节都要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学生因家庭背景、学习方法等存有差异,表现在学习上,知识获得也是有差异的,能力形成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齐步走”。只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把分层教学法应用到日常课堂中,才能促进学生在符合自我学力和数学现实的基础上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保证。而这样效果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心中必须一视同仁三种成绩层次的学生,不能仅有优秀生和中等成绩学生,更要把“学困生”放在突出位置。只有如此,面向全体学生这种理念才能落实,分层实施才能获得针对性的效果。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针对不同水平的同学采用多种补偿性的教学方式。以放为主的策略主要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放中有抶的方法自然就是中等成绩学生的培养做法。而对成绩处于后几位的学生迎接他们的就是“抶培结合”,鼓励引导。这样,通过对不同水平的同学进行学法指导和难易调节,使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自身水平的学习需要,进而获得良好成功体验。
  二、合理制定层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课堂努力行动的方向,是评价教学预期达成的依据。教学时,我们应把教的目标化为学的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在为他们设计学习目标时也应有难度差异,防止“一刀切”,要使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要求与之对应,这才是梯度要求。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内容作出深入浅出的解读,把具有不同理解难度的内容目标化,实践中我们将课堂的分层目标设为基础、中层和发展三类目标。基础目标是所有学生都要实现的,包括新课标要求所谓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等几方面的内容。中层目标是具有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才掌握的难度不是很大的综合运用内容,而发展目标是中上及优秀学生的冲刺方向。三类目标之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斜坡度、梯级递进关系,后一目标包含着前一目标的内容,是基于前一目标而确定的。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这样来进行,“学困生”能画好线段图,也能看懂线段图,中等成绩学生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列式,而优秀生必须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解决一些更复杂的相遇问题。
  三、科学实施分层学习评价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评价,新课标认为评价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认可的重要依据。对于小学生学抽象的数学,更需要积极的评价来增强他们学习信心。因此,我们可以说,良好评估下的肯定和赏识回馈是对学生的最大奖励,也是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的有效途径。因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小学生更甚之。而分层教学,而要重视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的不同评估细则。最好采取赞扬评估方法来对待“学困生”,发现他们优点,并适时地给予肯定,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中肯加激励的方式评估,不仅能反映他们缺点,而且能明确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目标和方向,激励他们学习热情;对优秀学生实行竞争评估,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考核,激励其严格自律,努力实现自身的突破。这样的学习评价对各个层次学生来说都是可及的,但得需要“跳一跳”,方可得到“摘桃”奖励。
  四、加强个别学生学习辅导
  个别辅导是分层教学法实施欲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抓手,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弥补不足。需要辅导的不只是“学困生”,还要中等生和优秀学生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帮扶和辅导,只是辅导的侧重点和方向不同罢了。但对于学生来说,我认为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励学习兴趣情感、找出发展路径方法总是有意义的,对哪一类学生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我们在个别辅导中重点对象是培养“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转差为优。对“学困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使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功课,感受到了通过努力而取得的快乐,逐渐找回自信;逐渐消除“不如别人”在下意识里的印象,形成“我也能行”的上进心理,这样才能使其迅速“转层”成为优生。
  总之,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目标中有着重要的实施作用。特别是在义务基础教育中,我们更应抓好分层施教,创新分层实施策略促进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发展机会。这是我们的希翼,也是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沈晓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年。
  [2]解秀琴,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藏教育,2019年。
  • 【发布时间】2022/11/20 3:02:16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