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培智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面向于智力问题的学生,普通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应,尤其是面向数学这本难度较高的学科,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无法快速理解其中的数学逻辑。在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娱乐性,让学生能够自愿参与到其中,认真学习新知识。针对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利用游戏教学法,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智力障碍的学生具有先天的智力落后,与普通的学生相比,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展开教学设计,游戏教学的设计能够让智力障碍的学生强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培智数学;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在培智学校的教学开展中,由于所面向于孩子属于先天具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普通的学习方式无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应当采取适合智力障碍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知识。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在理解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上,设计适合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是培智学校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利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数学世界中,帮助学生分解知识结构,逐渐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1.游戏教学的个体化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智力方面的问题,过于严肃和严格化的课堂,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的心理,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开展。在面对具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数学课堂的建设应当营造出愉悦、放松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事件,认真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相比较普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方面存在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于智力障碍学生的教学工作当中,为此,教师需要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完全沉浸于其中,收获到更多的新知识。游戏教学的设计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个体化,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形式,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游戏课堂当中,认真吸收新的知识,强化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在算式的学习中,一个算式只有加减如何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竖式的方式,将数字带入到竖式中,按照正确的计算规律,完成每一列的计算。为了降低难度,将竖式设计好之后,利用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完成每一列的计算。教师可以利用数字积木,将每列中的算式计算作为单独的算式,引导学生完成计算,将计算出的正确答案填入到正确的竖列下方,帮助学生理解多位数计算的原理。算式知识的学习必然需要将计算的对象进行个体化呈现,帮助学生树立好其中的逻辑,逻辑较为复杂的数列,智力障碍的学生难以理解,只有在教学中,将其中单独的个体进行区别,设计成简单的小游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游戏教学的情境化
在培智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进课堂数学教学的开展,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以基础为主,课堂教学的开展应当围绕着基础知识展开,通过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强化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情景化教学模式的营造,将学生带入到正确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联系于生活的场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生动化地理解,书面化教学过于枯燥,智力障碍的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学习效率下降,课堂氛围不佳。为此,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构建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法,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情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充分结合教材的重点知识内容以智力障碍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核心,展开教学引导,设计构建适合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到其中,深入的了解到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情况。例如,在小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构建超市购物的场景,将小数知识与人民币知识进行充分关联,将1元看作是10角,将1元平均分为10份,首先告知学生1份是1角,1角是十分之一元,写成小数为0.1元。然后以超市情景举例,一支笔为1元5角,一本书为10元4角等,要求学生按照上述的换算标准,将这些价格转换成为小数。教师还可以现场构建超市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超市购物场景中,观察学生对于小数知识转换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3.游戏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由于智力本身的阻碍,导致了知识的理解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抽象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知识本身,导致了自身的学习进度十分缓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与生活进行充分关联,实现抽象化知识转为形象化呈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理解。图形知识的学习是初中培智数学教材中的重点,教师可以将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件进行关联,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圆规绘制出圆,并告知圆的直径和半径含义。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出不同的圆形物件,让学生对于圆形有深刻的印象,然后利用圆规绘制出不同的圆形,标记出圆的直径和半径,详细地告知学生圆直径和半径的含义。然后随机发放一个圆,要求学生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半径,学生也可以测量生活中任意一个圆形物件,测量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另外,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的圆,圆的心中绘制了两条直线,教师要求学生从众多的圆形中观察出明确标记了圆直径和半径的图形,观察学生对于圆形知识的掌握,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收获到一个奖励。
结束语
在培智课堂的建设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应当全面贯彻在课堂之上,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智力障碍的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到课堂,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2(18):94-95.
[2]马宏丽.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6):57.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培智数学;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在培智学校的教学开展中,由于所面向于孩子属于先天具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普通的学习方式无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应当采取适合智力障碍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知识。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在理解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上,设计适合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是培智学校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利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数学世界中,帮助学生分解知识结构,逐渐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1.游戏教学的个体化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智力方面的问题,过于严肃和严格化的课堂,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的心理,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开展。在面对具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数学课堂的建设应当营造出愉悦、放松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事件,认真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相比较普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方面存在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于智力障碍学生的教学工作当中,为此,教师需要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完全沉浸于其中,收获到更多的新知识。游戏教学的设计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个体化,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形式,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游戏课堂当中,认真吸收新的知识,强化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在算式的学习中,一个算式只有加减如何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竖式的方式,将数字带入到竖式中,按照正确的计算规律,完成每一列的计算。为了降低难度,将竖式设计好之后,利用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完成每一列的计算。教师可以利用数字积木,将每列中的算式计算作为单独的算式,引导学生完成计算,将计算出的正确答案填入到正确的竖列下方,帮助学生理解多位数计算的原理。算式知识的学习必然需要将计算的对象进行个体化呈现,帮助学生树立好其中的逻辑,逻辑较为复杂的数列,智力障碍的学生难以理解,只有在教学中,将其中单独的个体进行区别,设计成简单的小游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游戏教学的情境化
在培智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进课堂数学教学的开展,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以基础为主,课堂教学的开展应当围绕着基础知识展开,通过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强化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情景化教学模式的营造,将学生带入到正确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联系于生活的场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生动化地理解,书面化教学过于枯燥,智力障碍的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学习效率下降,课堂氛围不佳。为此,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构建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法,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情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充分结合教材的重点知识内容以智力障碍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核心,展开教学引导,设计构建适合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到其中,深入的了解到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情况。例如,在小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构建超市购物的场景,将小数知识与人民币知识进行充分关联,将1元看作是10角,将1元平均分为10份,首先告知学生1份是1角,1角是十分之一元,写成小数为0.1元。然后以超市情景举例,一支笔为1元5角,一本书为10元4角等,要求学生按照上述的换算标准,将这些价格转换成为小数。教师还可以现场构建超市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超市购物场景中,观察学生对于小数知识转换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3.游戏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由于智力本身的阻碍,导致了知识的理解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抽象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知识本身,导致了自身的学习进度十分缓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与生活进行充分关联,实现抽象化知识转为形象化呈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理解。图形知识的学习是初中培智数学教材中的重点,教师可以将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件进行关联,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圆规绘制出圆,并告知圆的直径和半径含义。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出不同的圆形物件,让学生对于圆形有深刻的印象,然后利用圆规绘制出不同的圆形,标记出圆的直径和半径,详细地告知学生圆直径和半径的含义。然后随机发放一个圆,要求学生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半径,学生也可以测量生活中任意一个圆形物件,测量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另外,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的圆,圆的心中绘制了两条直线,教师要求学生从众多的圆形中观察出明确标记了圆直径和半径的图形,观察学生对于圆形知识的掌握,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收获到一个奖励。
结束语
在培智课堂的建设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应当全面贯彻在课堂之上,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智力障碍的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到课堂,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2(18):94-95.
[2]马宏丽.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6):57.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09:28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