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园林制图》课程思政实践体会
【关键词】 ;
【正文】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更要增强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园林制图》为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人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按照学校的要求,采取的是课前德育5分钟的方式多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利用视频、讲故事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上只注重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或启发,但是和专业课程内容结合的比较少。因为我本身也是班主任,在思想上存在德育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没有从多方面考虑德育教育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当前中职学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要将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正是当下课程思政的努力方向。按照习主席的指导思想和思政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我在《园林制图》专业课教学中逐步融入思政内容,实现协同育人的思政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园林制图课程中,无论是手工制图还是电脑制图都要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为了不使绘制的图样产生歧义,绘图一定要遵照规范,如《风景园林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等。任课教师必须掌握园林制图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教学中把相关的标准或规范中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制图过程中,图标上的一个小数点的错位,都会给生产实施带来巨大的错误;所以把职业教育的热点词汇“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绘图、标注上注重细节,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让学生谨记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在实训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探究原因、摸索规律、勤学苦练的职业素养,对出现的粗心大意、畏难退缩、乱扔垃圾等不规范动作进行现场纠正,培养学生守规则、会合作等职业素养。
一、课程德育元素的挖掘
每门课都蕴含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实现技能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踏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持之以恒的意志、忠诚敬业的精神、团结协助的合作意识、按章办事的规则意识、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良好的适应性、充分的自信、文明的言行举止等。
教师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还需要备思政元素。
教材上承课程标准,下接教学活动。通过教材了解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各项目标,吃透每一章节的知识培养目标、技能培养目标、德育目标,掌握教材编写规律,熟悉课程内容,了解各章节在知识连带关系,明晰学科知识中蕴含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流于形式,或只等留在表面,既要贴切又要深刻,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文情怀、职业伦理、个人素养、创新思维等德育元素。
德育元素的挖掘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加强事实政治的学习,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掌握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社会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概念和意识,树立教师忠诚正直、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要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古今中外为我所用,并进行创造性发展;要有自身道德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升华出强劲感人的人格力量,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自己的莘莘学子,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二、德育元素融入的方法
德育元素的挖掘是课程思政的前提,德育元素融入是课程思政的关键。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或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校本培训、省级培训、国家级培训,提高信息化手段应用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学生也要开展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培训,让学生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地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科内容变得更加有深度,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
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中职生特点,通过翻转课堂、情境化教学、议题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课堂等生动活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呈现方式,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自我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进法治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和健康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研究》编号HZJZ2021037
《园林制图》为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人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按照学校的要求,采取的是课前德育5分钟的方式多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利用视频、讲故事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上只注重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或启发,但是和专业课程内容结合的比较少。因为我本身也是班主任,在思想上存在德育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没有从多方面考虑德育教育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当前中职学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要将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正是当下课程思政的努力方向。按照习主席的指导思想和思政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我在《园林制图》专业课教学中逐步融入思政内容,实现协同育人的思政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园林制图课程中,无论是手工制图还是电脑制图都要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为了不使绘制的图样产生歧义,绘图一定要遵照规范,如《风景园林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等。任课教师必须掌握园林制图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教学中把相关的标准或规范中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制图过程中,图标上的一个小数点的错位,都会给生产实施带来巨大的错误;所以把职业教育的热点词汇“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绘图、标注上注重细节,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让学生谨记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在实训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探究原因、摸索规律、勤学苦练的职业素养,对出现的粗心大意、畏难退缩、乱扔垃圾等不规范动作进行现场纠正,培养学生守规则、会合作等职业素养。
一、课程德育元素的挖掘
每门课都蕴含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实现技能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踏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持之以恒的意志、忠诚敬业的精神、团结协助的合作意识、按章办事的规则意识、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良好的适应性、充分的自信、文明的言行举止等。
教师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还需要备思政元素。
教材上承课程标准,下接教学活动。通过教材了解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各项目标,吃透每一章节的知识培养目标、技能培养目标、德育目标,掌握教材编写规律,熟悉课程内容,了解各章节在知识连带关系,明晰学科知识中蕴含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流于形式,或只等留在表面,既要贴切又要深刻,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文情怀、职业伦理、个人素养、创新思维等德育元素。
德育元素的挖掘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加强事实政治的学习,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掌握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社会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概念和意识,树立教师忠诚正直、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要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古今中外为我所用,并进行创造性发展;要有自身道德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升华出强劲感人的人格力量,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自己的莘莘学子,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二、德育元素融入的方法
德育元素的挖掘是课程思政的前提,德育元素融入是课程思政的关键。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或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校本培训、省级培训、国家级培训,提高信息化手段应用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学生也要开展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培训,让学生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地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科内容变得更加有深度,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
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中职生特点,通过翻转课堂、情境化教学、议题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课堂等生动活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呈现方式,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自我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进法治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和健康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研究》编号HZJZ2021037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10:47
- 【点击频次】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