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吾英切彩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实验幼儿园分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阶段大脑发育非常迅速,是幼儿思想的启蒙阶段。随着父母和社会对儿童成长教育的重视,我国幼儿园的发展已经步入了黄金时期。因此,要充分认识儿童的心理特点,提高儿童的责任心,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生性活泼,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是提高幼儿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运用研究
  幼儿阶段所培养的意识、动作甚至观念都有可能影响幼儿的今后发展,所以幼儿园要将幼儿教育全面化,通过对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道德素养认知等多个角度设计活动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游戏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还要注意游戏的多样化。另外,幼师要注意游戏精神的升华,找好切入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启迪和熏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很多家长过于干预幼儿的生活,导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作为幼儿教育的四大板块之一,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幼师们给予关注。将生活中的活动融于游戏教学中,把幼儿对游戏的强烈兴趣转化为对生活自理的锻炼动力。幼师需要引导幼儿发现游戏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为了提升幼儿勤洗手、穿衣服、吃饭、整理书包、整理玩具的生活能力,幼师可以开展“照顾小猫宝宝”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师可以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对“小猫宝宝”的照顾活动,比如“小猫宝宝起床了,可它不会穿衣服,你可以帮它穿上衣服吗?”然后幼师可以为幼儿示范穿衣的步骤,让幼儿先一步步进行模仿,然后让幼儿独立完成穿衣服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幼师要做好引导,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游戏。再之后幼师可以这样说“小猫宝宝衣服穿好了,它有点饿了,你可以喂他吃东西吗?”在此过程中农幼师可以让幼儿学习拿勺子的动作,也鼓励幼儿能够独立进食。最后,幼师可以这样说“小猫宝宝吃的好开心呐,现在她要去幼儿园了,你可以帮忙给他整理书包吗?”让幼儿养成随手整理的习惯,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经过幼师的引导,帮助“小猫宝宝”完成了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的动作,幼儿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愉快的游戏中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用游戏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幼儿对文字的识别能力有限,在幼儿的阅读资料中多以绘本形式出现。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情节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阅读习惯。可是很多幼儿会沉迷于手机动画中,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幼师可以把游戏和绘本结合起来,提高孩子们对绘本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更好地了解绘本的内容。
  例如,幼师为幼儿推荐《弟子规》的绘本,其中很多故事渗透着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为了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幼师可以让幼儿将《弟子规》中的故事表演出来。因为有“表演”这个目的,幼儿会更专心的阅读绘本,加深对绘本中故事的理解,通过独立思考,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同时,让幼儿得到精神的熏陶。在游戏中,幼师还可以设置一个PK赛,激发幼儿的好胜心。将幼儿分成三个小组,两个小组为参赛组,另一个小组是观众组。参赛组分别表演完成之后,让观众组为参与表演的幼儿送去小星星,看最终得到小星星最多的是谁?之后,小组的角色也可以互换,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锻炼。生动的表演能够将绘本故事中的情节深深的烙印在幼儿的脑海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也让幼儿对绘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升有色的阅读理解能力。
  3、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
  加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是提升幼儿学习能力的又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刚刚脱离家庭,对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必然会有一定的陌生感。为了让幼儿能够快速是熟悉环境,融入集体,幼师可以看展小组游戏,让幼儿快速的认识彼此,拉近它们之间的距离。在小组游戏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在小组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师应该关注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对游戏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出及时的修正改善,让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不断成长。
  例如,幼师可以组织“共画一幅画”的小组游戏,将幼儿分成5-6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有3-4个人,游戏开始,幼师为不同的小组展示不同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记忆,10秒钟之后,收起图片,从小组的第一名幼儿开始,让他们以接力的方式完成一幅画的复制,每个幼儿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在游戏结束时,评判出最像原画的作品。在这一个小游戏中,只有所有的组员齐心协力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将团结合作的意识输入到幼儿的认知体系之中。
  4、用游戏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幼儿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自然思维定式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幼儿的想象力相对于成人来说更不受约束。幼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想象。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启迪幼儿的创造力。
  例如,幼师可以组织“组合绘画”的小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幼师准备一些多种绘画工具和绘画素材,比如固体胶、蜡笔、宣纸、树叶、纽扣等,分别排列在桌子上,每个人自己选择自己的画材,通过这些绘画道具让幼儿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游戏开始的时候,幼师还可以为学生拟定一个主题“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幼儿有目的的发散思维,运用给自己手中的绘画道具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最后,在幼儿创作完成之后,组织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帮助幼儿梳理思维,优化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
  结束语
  总之,游戏教学法能够优化幼儿教学,使其充满活力。幼师需要着眼于幼儿的活动状态,从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出发,优化游戏设计,发掘更适合幼儿的游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全方位的提升幼儿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邱雪青,杨恩慧.重视游戏经验分享,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幼儿教育,2016(31):22.
  [2]林丽.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教育教学研究,2017(03):16.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14:06
  • 【点击频次】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