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班级管理的细微处

 

【作者】 陈 叙 黄 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先要在“细“上下工夫。常言道:“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班级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的人。
  一、赏识学生,从细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小学的班主任要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星”,做到一些不经意的小事细观察,随时发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往往这些细节的问题来源于学生之中,教育起来针对性强,比起那些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感染力。
  新学年开学后一段时间里,我发现班里存在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同学都有随地扔垃圾的坏习惯,课桌椅下面、过道上、讲台前,总能看到一些垃圾很刺眼地躺在那里。我也非常严肃地批评过这种行为,虽有效果,但过一段时间又能看到垃圾,我思索着该怎样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次课间操后回教室时,教室门口丢有几张废纸。前面的同学依次走了过去,视而不见。只见一位学习并不突出的女同学看见了,默默地蹲下捡起了纸,专门丢进了垃圾箱。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坐在座位上时,我叙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大势表扬了那位女同学。以后课间操后我发现,卫生区或教室内有纸屑或其它东西时,学生们都会自觉地捡起来。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发现闪光点的表扬作为一种外部增强手段,从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小学生身上“闪光点”的挖掘,不仅使学生们明辨是非,树立榜样,而且还是使他们懂得怎样对待学习,怎样对待同学,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激励学生,从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差,因此课堂上组织教学环节非常重要,我关注到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很容易通过用讲故事来让孩子们暂时休息,提高学习兴趣。用讲故事作为“钓饵”让学生认真听课,用讲故事作为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班会上,总会有针对性地讲一些“列宁爱学习的故事”、“雷锋叔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既充分放松休息,又引起极大的学习好奇心。往往孩子们听不够,意犹未尽,我就说:“还想听的话,就好好听课,如果学得好,老师会在下次班会上继续讲故事。这时孩子们会立刻坐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教学环节中。时间长了,孩子们仅在课堂上听故事已经过不了瘾了,就让家长买来相关的书籍自己去读。读书兴趣初养成,让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很高兴。
  三、帮助学生,从细节调整学生思想脉搏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由于知识面有限,难免会出现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就能使孩子们的思想问题及时得以解决。班里有个女生,喜欢玩、喜欢动,上课有时坐不住,成绩一度下滑。一次,我看到这孩子上学时情绪很低落,课堂上也打不起精神来,下课后我就主动请他到办公室聊天,询问原因。原来是他父亲在和别的孩子聊天时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一气之下方法简单的打了自己的孩子。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一方面教育这个同学不要泄气,分析了她学习上反映快、理解快的优势,指出成绩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主动请孩子家长来到学校,和他一起制定孩子成长的措施,指出孩子的优点,并请家长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此这番,家长简单粗暴的方法被制止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行为得以规范,这位孩子现在进步很快,家长露出了满意的笑脸。
  四、尊重学生,从细节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现在的学生虽小但由于他们“见多识广”,遇事往往会有自己的主见,思想的独立性开始体现出来,对此应重点引导进行自我管理。首先注意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我平时遇事能与学生商量,尊重学生的看法,让他们体会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积极参与班级事务。一般来说,学生们都高兴配合老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再次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开展了“争做老师小帮手”、“优秀小组长评比”等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关注班级里好的现象和不良现象,真正体现班级小主人的地位,不断强化集体意识。
  五、关爱学生,从细节温暖学生的心灵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就如同这个家庭的家长,学生就是兄弟姐妹。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互相关心着、帮助着,那么,这个班级一定是和谐的,温馨的。因此,我们的班级文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让“爱”成为习惯。
  我们班有个“爱心本”,记录着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爱与被爱的小故事,让每个孩子在这个集体中学会感受爱、享受爱、珍惜爱,进而付出爱,在爱的美好氛围中,每一天都能够快乐、健康的生活与学习,积极、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每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我要求同学们自己亲手作一件精美礼品或自己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班里有一些同学,平时很乐于助人,我们就在爱心本上记下这些同学的事迹,老师也会经常表扬他们的行为,在这些事迹的影响下,全班同学逐渐形成了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六、潜移默化,从细节促使班级制度落到实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良好的班风,培养文明礼仪,让小制度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根据学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学校检查评比的相关内容,经常带领孩子齐读班级公约,好习惯名言,理解它,并让孩子对照进行自评和互评,以此来时刻约束孩子的言行,保证每一位孩子日常活动能安全、文明地进行。我根据本班学生原有的情况,做到每周定出具体文明礼仪的内容,并跟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集体共同定出班级值日具体分工,教育学生学会主动跟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老师,亲人打招呼,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学会相处,学会合作,学会自我批评……从而使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有了明显变化。
  班级管理是由一个个小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在其中隐含了教育的大道理。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和管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用心把握细节,在细微处下功夫,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一名成功的班级管理者。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16:07
  • 【点击频次】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