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以德育为突破口创和谐班级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加强德育,是创建和谐班级的重要抓手,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还能创建和谐环境,让学生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加强;和谐班级;创建
无德不立。我们常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班级德育工作在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通过个体的和谐带动整体的和谐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到一个班级,大到学校、社会,加强学生德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倡导全面和谐的今天,创建和谐班级就显尤其重要了。
一、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和谐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只有细胞的和谐,才可能创建和谐校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担当起创建和谐班级的任务,这不光是班主任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学科教师不可推脱的重要责任。以我语文教学为例,就要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过程中的学科优势,新课标这样要求我们:“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的陶冶学生情感,加强情感熏陶就成了我们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达成方式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也就是在为创建和谐班级努力了。除了发挥学科作用外,我们还要明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内涵,要改变传统德育认识——一讲到德育,总是想到空洞的政治教育和形式化的政治活动。其实德育的内容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要素在内,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简而言之,德育就是要着力构建在和谐的班级中、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和谐的校园生活氛围中,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工作。
二、构建和谐班级,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身正为范。在班级中,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注定了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最直接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要提高德育育人有效性,我们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除了文化素养强以外,还要有过得硬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积极工作、生活态度,以保证思想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应积极充电,加强学习,提高自我能力,以便于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除了教师个体外,我们还要加大学科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一是重视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上,挑选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当班主任,并积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强化班级学科教师经验交流会、日常工作研究会、阶段工作总结会,学习管理理念,交流德育经验,并将报刊、杂志登载的优秀教师的事例以及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的事迹作为我们学习追求的目标,不断地提升德育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德育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将学生思想工作和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长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激励和增强广大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全校教职工的职业培训,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论,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意识。
三、构建和谐班级,灵活德育方式
随着娇生惯养这一代的长大,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明显了有别于我们教师的个性特征,他们大多依赖性增强,自私性明显,缺乏团结合作意识。这对于创建和谐班级是有严重影响的。如果我们仅靠班主任一己之力,就很难给学生支起一片蓝天,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德育方式——班会上说教和品德课上强禁,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就必须灵活德育方式,增强德育实效性。
(一)创造良好班风环境。在和谐校园创建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形成具有真正内涵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可以通过组建各学科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篮球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篮球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校史教育、教师节尊师月、母亲节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思考、诉说、娱乐、增知、益智、健体为一体的活动中去感悟“对与错”、“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味”、“坚强与懦弱”等行为意识,从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顽强拼搏、文明好学、求实上进的道德品质。
(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班级的德育过程,既要坚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加大力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办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班级墙报、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并参与合唱队、器乐队、体育代表队、美术兴趣小组等团队,让学生轮流值周、读书征文比赛、朗诵、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班级建设奠坚实基础。
总之,加强和谐班级创建,我们应不断探索途径,以德育为突破口,既是一条可行之策,也是我们强化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教学中,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应发挥课堂的主阵地育人作用,让学生在教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过程获得良好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成为和谐班级的主动创建者。
参考文献:
[1]张兴诚,以德育为本创建和谐校园[J].课堂内外,2019年。
[2]梁利伟,论校园德育实施应以人为本[J].教学与研究,2018年。
[3]曾桂芳,构建和谐班级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J].学园,2016年。
关键词:德育;加强;和谐班级;创建
无德不立。我们常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班级德育工作在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通过个体的和谐带动整体的和谐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到一个班级,大到学校、社会,加强学生德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倡导全面和谐的今天,创建和谐班级就显尤其重要了。
一、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和谐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只有细胞的和谐,才可能创建和谐校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担当起创建和谐班级的任务,这不光是班主任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学科教师不可推脱的重要责任。以我语文教学为例,就要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过程中的学科优势,新课标这样要求我们:“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的陶冶学生情感,加强情感熏陶就成了我们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达成方式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也就是在为创建和谐班级努力了。除了发挥学科作用外,我们还要明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内涵,要改变传统德育认识——一讲到德育,总是想到空洞的政治教育和形式化的政治活动。其实德育的内容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要素在内,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简而言之,德育就是要着力构建在和谐的班级中、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和谐的校园生活氛围中,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工作。
二、构建和谐班级,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身正为范。在班级中,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注定了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最直接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要提高德育育人有效性,我们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除了文化素养强以外,还要有过得硬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积极工作、生活态度,以保证思想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应积极充电,加强学习,提高自我能力,以便于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除了教师个体外,我们还要加大学科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一是重视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上,挑选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当班主任,并积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强化班级学科教师经验交流会、日常工作研究会、阶段工作总结会,学习管理理念,交流德育经验,并将报刊、杂志登载的优秀教师的事例以及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的事迹作为我们学习追求的目标,不断地提升德育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德育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将学生思想工作和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长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激励和增强广大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全校教职工的职业培训,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论,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意识。
三、构建和谐班级,灵活德育方式
随着娇生惯养这一代的长大,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明显了有别于我们教师的个性特征,他们大多依赖性增强,自私性明显,缺乏团结合作意识。这对于创建和谐班级是有严重影响的。如果我们仅靠班主任一己之力,就很难给学生支起一片蓝天,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德育方式——班会上说教和品德课上强禁,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就必须灵活德育方式,增强德育实效性。
(一)创造良好班风环境。在和谐校园创建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形成具有真正内涵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可以通过组建各学科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篮球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篮球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校史教育、教师节尊师月、母亲节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思考、诉说、娱乐、增知、益智、健体为一体的活动中去感悟“对与错”、“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味”、“坚强与懦弱”等行为意识,从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顽强拼搏、文明好学、求实上进的道德品质。
(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班级的德育过程,既要坚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加大力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办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班级墙报、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并参与合唱队、器乐队、体育代表队、美术兴趣小组等团队,让学生轮流值周、读书征文比赛、朗诵、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班级建设奠坚实基础。
总之,加强和谐班级创建,我们应不断探索途径,以德育为突破口,既是一条可行之策,也是我们强化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教学中,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应发挥课堂的主阵地育人作用,让学生在教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过程获得良好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成为和谐班级的主动创建者。
参考文献:
[1]张兴诚,以德育为本创建和谐校园[J].课堂内外,2019年。
[2]梁利伟,论校园德育实施应以人为本[J].教学与研究,2018年。
[3]曾桂芳,构建和谐班级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J].学园,2016年。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16:22
- 【点击频次】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