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路径探索

 

【作者】 苏 旋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莒溪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幼儿园组织建构中,幼儿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核心内涵,帮助幼儿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更新建构游戏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建构游戏教學过程,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研究与创新,以便更好地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组织建构游戏的能力,进而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标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要紧密融合学科核心素养,以一种更加准确、有效的方式,向课堂教学行为转化,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规范、合理与科学,推动学生学习水平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生成课程;实施路径
  幼儿园基于教育体制的深入变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达到提高幼儿整体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就需要针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进而培养幼儿的思维独立性。幼儿园生成课程正好符合了幼儿学习的本质,能最大程度迎和幼儿“动态生成”的自然天性,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地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开展素质教育,幼儿园教师必须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教学思维,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幼儿生成课程从优质和高效层面进行甄选和构建。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含义
  “生成课程”(Emergentcurriculum)的自发性是其基本特征。幼儿园的生成课程不是幼儿教师事先编制好的教学计划,而是在幼儿学习产生的问题中逐渐、自然浮现出来的。这并不是让幼儿教师偶然、随意地进行教学活动,而应寻找生成课程的自发性和课程的计划性之间的平衡点。自发性永远在幼儿的游戏和学习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生成课程必须要有幼儿教师的计划,必须明确生成课程的教育目的。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现在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以“走进儿童的心灵”为前提,引导幼儿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一个具有弹性、探索性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幼儿的真实生活经验、兴趣和问题创设生成课程主题,而不是幼儿教师提前预设主题。幼儿教师只是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而非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垄断。幼儿园生成课程是幼儿教师在同幼儿一起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及时地关注和了解,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潜力。生成课程不是幼儿教师事先计划好的,也不是幼儿自己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所持态度和认识的构建活动。幼儿园生成课程是以幼儿为出发点,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回应幼儿在生成课程中所变现出来的各种需要、兴趣、问题、疑惑等。
  二、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引导幼儿发现兴趣所在
  幼儿园生成课程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引导下,以幼儿的兴趣为基本出发点,把幼儿日常的实际生活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在幼儿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波好动、爱玩。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爱玩的特性进行充分把握,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进而达到构建生成课程的目的。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优良的实践平台来帮助幼儿提高动手能力。幼儿教师要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探寻,摸索出灵活、适合幼儿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对了教学方法,才能调动起灵活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幼儿的思维灵活起来,才能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感觉快乐和愉悦,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模具和具体的情形结合起来进行幼儿语言的教学,可以让幼儿参与动手操作有实物的教学课程。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教幼儿什么是“沉和浮”的时候,可以采用探究实验的教学方式: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水、回形针、木块、石头等实验相关的器材,在课堂上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对相关的数据和现象进行记录,把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记忆力,还能刺激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利用生成课程创设教学情境
  幼儿教师在进行生成性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能在情境中得到有效的激发,进而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课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开展生成课程教学。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进行生成课程教学时引导幼儿培育植物,让幼儿亲自接触泥土、种子、植物等事物,让幼儿能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得到乐趣,以此让幼儿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让幼儿在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自然提高在自然环境方面的认知能力。幼儿教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幼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幼儿在开展种植活动之前对种植植物没有任何的了解和经验,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的种植,并引导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自行观察、探索、体验。幼儿教师可以首先把植物种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样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植物种子进行种植,后续施肥、浇水等种植植物所涉及到的工作也需要幼儿自己进行操作,以此来达到提高幼儿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幼儿教师在设计种植活动的生成课程时,要明确首要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种植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要想实现让幼儿积极主动进行种植体验实践活动,并能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教师需要打破常(下转第30页)(上接第31页)规教学方式的禁锢,把德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不但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成课程教学活动,还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自己所种植植物的变化,学会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仔细地观察并详细记录其生长状况。这样能有效提高幼儿对植物的整体认知能力。
  (三)利用生成课程培养合作意识
  幼儿园开展的植物种植生成课程,能让幼儿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多,让幼儿能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从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沟通的能力。比如,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大多居于“老大”地位,能自行决定很多事情。但是在幼儿园组织的植物种植活动中,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最终才能实现种植目标。幼儿教师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应给幼儿提供所需要的工具,但是幼儿会在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意见。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幼儿展开对植物浇水和施肥活动的分析和交流,让幼儿通过大家的分析和交流,决定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等。这样能有效地引导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实现团体目标,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幼儿园组织的植物种植生成课程的教学,能有效强化幼儿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能有效培养幼儿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沟通能力,进而能高效地完成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三、结语
  幼儿园的生成课程需要幼儿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成长特点,针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幼儿进一步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创建和开展生成课程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创设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幼儿更好更快地发展,还能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探微[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1(5).
  [2]施松蓓.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
  [3]刘宏.幼儿园生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学园,2021(15).
  [4]甄丽娜.幼儿园主题课程生成路径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8).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18:20
  • 【点击频次】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