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SPARK课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小学体育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面对社会现状、教学问题、学生差异时转变思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手段,有效的实施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高效体育教学模式。本文借鉴美国优秀、成熟、可操作性的新课程理念——SPARK课程,结合我校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对运动需求和情感态度发展需要,以及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以此来论证我校体育课实施SPARK课程的适用性,同时也为一线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1.美国SPARK课程概念界定
SPARK全称是“The Sports,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儿童的运动、游戏和体育活动课程),即:让孩子积极并富有创造力地参与、享受体育运动。[1]随着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形成了鲜明特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在我校二年级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自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实验班开展实验共计14周。
3.实验设计
确定自变量“对照班”和“实验班”。时间变量为“实验前”和“实验后”。
两个班级均为同一位老师任教,且两班教学内容、时间、进度、项目的考核规则一致。实验前了解学校未来三年的体育发展目标;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实验开始前后,实验教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50m、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项目的测试,测试规则和要求一致,以下为测试结果(表1)和分析:
4.2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实验前后,实验教师对两个班学生进行育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表2):
4.3 实验后效果分析
4.3.1 引入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坐位体前屈都是小学生必测的体能项目,影响以上项目测试成绩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素质水平。
实验班实施SPARK理念的体育课程,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差距明显,特别是发展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和发展身体协调耐力素质的一分钟跳绳项目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实验教师对课程进行创编,通过不同的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技能的教授,上课后学生自觉主动进行热身,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能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练习中,促使学生运动效率提高,从而激发学生挑战更高目标的勇气。
4.3.2 引入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2],通过一学期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实验班学生运动参与、积极兴趣、自主学习和消极兴趣四个维度分值均比对照班的高,实验班实验前后四个维度也都呈现出显著性变化(见表2),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运动参与、积极兴趣、消极兴趣三个维度:
实验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上更新理念、善用道具、设置情景,使课堂开放有趣。教学内容应摒弃枯燥传统,多样化的教学要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多样,对教学内容创编整合、立足求新求变。[3]多样化的练习形式能深深吸引学生兴趣,使其沉浸于练习中。
(2) 自主学习维度
自主学习维度的内容主要关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地从书本、视频、比赛视频等获取体育信息,在此维度获得分值越高,他们对体育学习兴趣也会越浓烈。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深化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4]。
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原因,故在小学实行SPARK体育课程是可行的,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理念。
4.3.3引入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影响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校教师为了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技能,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能”,为了改善当前的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状,教师自主学习美国成熟的SPARK课程,尝试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知识,对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5.我校实施SPARK理念的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原因分析
5.1 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体育教学虽也能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但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活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却难有积极作用。若想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标,则教育过程需从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条件出发,以体能和技能结合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创编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5.2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
新课改的不断完善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要探索出一套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快乐的教学方法。我校教师从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技能,自主学习美国SPARK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尝试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知识,从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5.3 改善学校教学场地的实际需求
体育器材设施的完善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条件,也是保障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当前,我校存在“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如何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是摆在我校体育教师面前具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5]。为此,我校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教学原则,用游戏规则的方式限制上课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教学过程中也制定规则和要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提高教学内容的效率。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将SPARK课程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良好效果,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上课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均有积极作用。
(2)将SPARK课程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中,对教师专业化技能养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体育教学增加趣味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6.2建议
(1)通过实验验证,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SPARK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地制宜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游戏、制定教学规则,更大程度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本实验为期14周,对于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而言,实验时间过于紧凑,在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尝试做时间充足的实验教学,以获得全面准确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何耀慧,潘雪峰.“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十二:撑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另一片天空——美国SPARK课程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关注[J].体育教学,2010,29(01):38-41.
[2] 尹志华,毛丽红,孙铭珠,汪晓赞,季浏.基于SPARK课程理念的体育课程构建策略:设计研究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07):84-90.
[3] 吴琦.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贺可晓,汪晓赞.美国SPARK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J].体育教学,2012,32(12):48-49.
[5] 贺可晓,汪晓赞.美国SPARK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J].体育教学,2012,32(12):48-49.
[6] 程宝强.强化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7] 陈美媛.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8] 马双.自主学习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9] 李名成.小场地下小学水平一体育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9.
注释:
[1] 何耀慧,潘雪峰.“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十二:撑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另一片天空——美国SPARK课程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关注[J].体育教学,2010,29(01):38-41.
[2] 程宝强. 强化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3] 陈美媛.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 马双. 自主学习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李名成. 小场地下小学水平一体育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9.
1.美国SPARK课程概念界定
SPARK全称是“The Sports,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儿童的运动、游戏和体育活动课程),即:让孩子积极并富有创造力地参与、享受体育运动。[1]随着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形成了鲜明特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在我校二年级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自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实验班开展实验共计14周。
3.实验设计
确定自变量“对照班”和“实验班”。时间变量为“实验前”和“实验后”。
两个班级均为同一位老师任教,且两班教学内容、时间、进度、项目的考核规则一致。实验前了解学校未来三年的体育发展目标;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实验开始前后,实验教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50m、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项目的测试,测试规则和要求一致,以下为测试结果(表1)和分析:
4.2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实验前后,实验教师对两个班学生进行育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表2):
4.3 实验后效果分析
4.3.1 引入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坐位体前屈都是小学生必测的体能项目,影响以上项目测试成绩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素质水平。
实验班实施SPARK理念的体育课程,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差距明显,特别是发展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和发展身体协调耐力素质的一分钟跳绳项目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实验教师对课程进行创编,通过不同的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技能的教授,上课后学生自觉主动进行热身,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能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练习中,促使学生运动效率提高,从而激发学生挑战更高目标的勇气。
4.3.2 引入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2],通过一学期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实验班学生运动参与、积极兴趣、自主学习和消极兴趣四个维度分值均比对照班的高,实验班实验前后四个维度也都呈现出显著性变化(见表2),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运动参与、积极兴趣、消极兴趣三个维度:
实验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上更新理念、善用道具、设置情景,使课堂开放有趣。教学内容应摒弃枯燥传统,多样化的教学要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多样,对教学内容创编整合、立足求新求变。[3]多样化的练习形式能深深吸引学生兴趣,使其沉浸于练习中。
(2) 自主学习维度
自主学习维度的内容主要关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地从书本、视频、比赛视频等获取体育信息,在此维度获得分值越高,他们对体育学习兴趣也会越浓烈。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深化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4]。
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原因,故在小学实行SPARK体育课程是可行的,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理念。
4.3.3引入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影响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校教师为了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技能,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能”,为了改善当前的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状,教师自主学习美国成熟的SPARK课程,尝试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知识,对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5.我校实施SPARK理念的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原因分析
5.1 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体育教学虽也能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但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活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却难有积极作用。若想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标,则教育过程需从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条件出发,以体能和技能结合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创编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5.2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
新课改的不断完善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要探索出一套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快乐的教学方法。我校教师从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技能,自主学习美国SPARK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尝试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知识,从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5.3 改善学校教学场地的实际需求
体育器材设施的完善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条件,也是保障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当前,我校存在“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如何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是摆在我校体育教师面前具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5]。为此,我校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教学原则,用游戏规则的方式限制上课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教学过程中也制定规则和要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提高教学内容的效率。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将SPARK课程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良好效果,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上课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均有积极作用。
(2)将SPARK课程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中,对教师专业化技能养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体育教学增加趣味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6.2建议
(1)通过实验验证,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SPARK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地制宜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游戏、制定教学规则,更大程度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本实验为期14周,对于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而言,实验时间过于紧凑,在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尝试做时间充足的实验教学,以获得全面准确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何耀慧,潘雪峰.“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十二:撑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另一片天空——美国SPARK课程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关注[J].体育教学,2010,29(01):38-41.
[2] 尹志华,毛丽红,孙铭珠,汪晓赞,季浏.基于SPARK课程理念的体育课程构建策略:设计研究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07):84-90.
[3] 吴琦.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贺可晓,汪晓赞.美国SPARK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J].体育教学,2012,32(12):48-49.
[5] 贺可晓,汪晓赞.美国SPARK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J].体育教学,2012,32(12):48-49.
[6] 程宝强.强化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7] 陈美媛.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8] 马双.自主学习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9] 李名成.小场地下小学水平一体育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9.
注释:
[1] 何耀慧,潘雪峰.“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十二:撑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另一片天空——美国SPARK课程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关注[J].体育教学,2010,29(01):38-41.
[2] 程宝强. 强化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3] 陈美媛.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 马双. 自主学习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李名成. 小场地下小学水平一体育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9.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22:54
- 【点击频次】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