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美术风景写生画的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 任 玲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井河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风景画作品效果,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选景、构图,二是注重景物的归纳与造型,三是合理运用色彩。只有在这三个要素中加强引导,学生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关键词:美术教学;风景画;写生;实践策略
  大自然无限优美,黎明的太阳、晚霞的瑰丽、烟雨蒙蒙的小镇、万里无云的草原,吸引了无数绘画爱好者,投身到美丽的现实生活中,急切地想把这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描绘下来,即写生,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一幅画画下来,有的色彩无基调,表现为简单;有的观察被动,选景、构图不当;还有的用色“脏、乱、粉”等现象时时发生。由于感受不到成功感,导致学习风景画的兴趣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根据作者在多年的风景画教学实践,要提高写生教学效果,把握住以下三个要素,将对风景画的学习起到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谈谈风景画写生的实践要素。
  一、注重选景与构图
  所谓写生,就是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从其概念上看,要提高写生作品质量,选景和构图是影响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写生画需要加强学生选景和构图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形成能力。
  (一)加强选景教学。美术是视觉艺术,选景便是充分证明。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留心观察景物,发现入画的景点。同时,选择的景点应使你感兴趣的能触动你的情感的景物,能传达出某种意境。另外,选择的景点须具备点、线、面、黑、白、灰等构成美的因素和绘画语言。 
  (二)引导构图。实践中,我们第一要非常重视画面色块的组合,一般说来,一幅风景画的总体效果,取决于画面中几个大的色块的组合是否合适,即在考虑形的分割的同时,要注意各重要色块的对比与和谐,这对构图及画面的最后效果至关重要。第二要合理巧妙处理画面空间。利用造型的透视线如河流,栅栏,小道等的线条引向画面的纵深;还有,利用物体之间的重叠,组合,互相掩映来制造空间效果;画面形象塑造注意远近虚实关系,前后冷暖处理等等,就一定能获得很好的空间效果。
  二、景物的归纳与造型
  景物的归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景物形体层次空间的归纳;二是色彩构成的归纳。
  在景物形体层次空间的归纳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主体景物和陪衬物体的空间比例的关系;层次的归纳,比如杂乱不同造型的景物交错排列,那么在画面组织时就应把它归纳为几个重叠交错的层次,以达到画面空间的需求;还有就是陪衬景物的归纳,对于这些景物的处理原则是强调烘托主体物,在必要时景物可以根据画面的具体需要删除或增加。
  色彩的归纳也要注意两点:服从主调,当确定画面色调之后,对于有碍主调构成的色素要适当处理,使它服从主调安排达到对比统一效果,如画秋色时就尽可能强调景色中成片红叶的成分,而削弱景物中带绿色的色彩;画面色度,空间色块的归纳,不要显得凌乱,主观的归纳可使画面达到某种韵味。
  景物造型中,首先重视技法的学习。风景画的造型技法有它自身的特点,除了熟悉、掌握各种景物的造型结构特征,还要通过冷暖明暗调子及各种虚实处理的变化来塑造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手法之一是通过各种明暗变化,色彩变化来表现物景。明暗冷暖及外形之间的结合是表达形体的关键。色彩的突变交接处往往显示出挺硬的体面关系。细腻微妙的渐转换,是表现柔和的形或虚幻的轮廓,这些手段在画面的虚实处理上常常用到,画面视点中心的处理往往是冷暖、明暗的强烈对比;
  第二、重视风景画中的质感。风景画中的对象广泛,其质感也是其它画中部常有的。在风景画中仅仅主题面关系是不够的,而风景画画的景物多,且又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因而它的质感表现不可能象室内画那样去反复描绘,最后的方法需通过“用笔”即笔触来表达。笔锋的不同软硬、形状、角度、颜料的不同程度,用笔的方向速度,轻重变化来塑造质感,形成了厚涂、薄涂、勾、点、拖、干皱、薄擦刮等种种方法,发挥用笔的表现力,重要的是靠实践经验总结,好的笔法,本身就是艺术。
  第三、重视风景画中情感的表达。风景造型是为了表达意境而设定。任何借我点选择和塑造,都是为了把景物赋予它特有的活力,以达到某种情感的表露,比如著名画家《春》中,
  三、合理运用色彩
  一是千万不可“照抄”物体颜色。我们知道,颜色在对比中就互相强烈,在邻近中或调和中就互相抵消或混淆,比如阴雨天调和的因素就多些,晴朗的天气就对比的因素多些。这样,从实景的现实比较分析中,找出它在色彩上对比或调和因素,而对用彼此对比关系来画出效果,这样既是忠实于自然景物的颜色,而其颜色又不是纯自然主义的死抄对象的颜色,所以,能画出比对象更漂亮,而又确确实实是对象的颜色,这就富有感染力了。
  二是紧紧抓住画面主色调。色调,简而言之就是画面的一种色彩倾向。从冷暖,明度,纯度方面考虑画面的倾向。那么,我们如何去抓住色调呢?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环境情况下,所要画的景物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大色彩氛围之中,然后,注意画大的构成关系和大的色彩关系,整体地观察,切不可孤立地看天画天,看地画地,看物画物。对于色调不明朗的的环境,就要进行大胆地主观分析和处理:色相倾向性加强,可能偏蓝灰、紫灰、褐灰等;建筑物的暗部要画得色度饱和;在个别的地方点上几点桔黄色等类似的暖色。当然,我们要把复杂的景物处理好,得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
  三是艺术处理色彩。同样一组景物,虽然画得总体关系还不错,局部色彩关系也正确,但平淡无味,叫人说不出好坏。而有的习作却画得使人感到清新、高雅、这就是色彩处理的结果。处理色彩的手段是一个人色彩修养的总和,是主观的结局,这就需要从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色彩理论与实践中去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庆丰,浅谈油画风景写生[J].大众文艺,2020年。
  [2]胡伟宏,论油画风景写生中的主观处理[J].美术大观,2016年。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23:07
  • 【点击频次】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