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改进策略

 

【作者】 王广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文作为其中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了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古人智慧,对中国古诗文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但是越是深入越是能够让人感叹其中蕴含的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不仅仅是因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的形象,更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文学素养及古人的爱国思想令人为之动容,使得每一个深入了解古诗文背后的人们都为之动容。我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报以严谨的态度,尤其是作为我国历史的瑰宝,古诗文的学习更是语文课程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学语文古诗文经典诵读课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以如何改进小学语文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及其改进策略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中华文化;古诗文;文学素养;课程开发;改进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不但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流方式也变得有所不同,文字也在时代的变迁下不断经历改革简化,传统的文字主要以复杂的文言文为主,一个字词所代表的含义诸多,在不同情境下有着不同的解释,与现代平铺直叙的文字载体有着极大的区别。孩子们从小接触的文字就是直白的话语,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完全是一头雾水,这也就导致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一些孩子心里抗拒不配合的现象,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出现,各大小学也在不断改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争取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从而自发的从心底接受并乐于学习。
  一、小学语文古诗文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理解能力不足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远远低于成年人,对于一些过于复杂的文字他们无法做到完全的理解,单纯的死记硬背只会使得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心理,使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课程效率低下。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表面,单纯的他们对于古诗文当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完全无法感同身受,一词多义的字词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天书一般的存在,就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当中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大美河山的喜爱,从诗人游山当中自己的独特感受来描写庐山的形象。从这首诗的表面来看虽说是在描写庐山的雄伟壮阔,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其中的深永哲理启人心智。这也就要求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时不但要读出庐山的雄伟壮阔,还要读出最后两句豁然开朗的豁达。但是由于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并不是小学生能够理解,小学生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基本为零,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
  2.老师教育方式
  要想激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老师的引导也是极为关键的。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学习兴趣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发的从心底接受这一学习安排,对于强迫性学生学习,这种自发学习所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小学语文老师在传授古诗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先了解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从孩子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入手,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不但要在学习当中与孩子们进行一定的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也要采取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法,呆板的教学不但会使得本就晦涩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乏味枯燥,还会使得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
  二、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改进策略
  1.增加课程活动,增强课程趣味性
  刻板无趣的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无异于是精神上的限制,小学生本就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对于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接受能力也远超于呆板的课程教学。语文并不是乏味枯燥的,我国的文学素养博大精深并非单指的是知识层面上的魅力,其中的趣味性更是极具感染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结合现代多媒体的功能让孩子们感同身受,身处特定的环节中。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到电子软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2.环境熏陶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想学好古诗文,首先班级要有那个学习氛围,孩子们眼见以及身处在那个古香古色的环境中,不但能够使得孩子眼前一亮,有种穿越古代的错觉,还能够让孩子们增强对历史的兴趣。除此之外还要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多多与孩子观看一些历史著作,古诗文虽说相对于白话文要更有难度,但是朗朗上口的古诗文远比白话文带给孩子们的冲击力更大,大环境影响下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被古诗文当中蕴含的美感熏陶,长久以来就会形成含有文化底蕴的基础。
  结束语
  小学古诗文的学习不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帮手。我国古代出现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所流传下来的优秀著作都是历尽历史的洗礼,被无数人精心保护下的珍宝,他们身上所带有的人生态度以及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我国社会发展逐渐稳定,对于教育这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加强,优秀的古诗文不但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展现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底气。
  参考文献:
  [1] 安芳;经典诵读之“招式”[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3期
  [2] 阳智明;首期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在徐州举行[J];教育与职业;2010年25期
  [3] 以创新举措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J];语文建设;2010年10期
  • 【发布时间】2023/1/9 17:04:15
  • 【点击频次】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