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微课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左 虹

【机构】 四川省宜宾三江新区成都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阶段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价值观等。但该课程是否能发挥作用取决于教学的深入性。而受传统课堂限制,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只能在指定时间、地点等情况下开展,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针对这一问题,现代教学提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微课程”教学,此举能突破传统课堂限制。对此本文为了实现将“微课程”融入传统教学展开相关分析,阐述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客观问题,提出微课程构建方案与应用方式。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微课程其来源于网络技术,即现代网络环境中出现了多种多功能媒体。这些媒体可以通过网络、移动设备被人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调整。如果依照教学需求将这些媒体融入教学,教师与学生就能在线开展相关活动,并借助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去打破传统课堂局限、利用网络资源去扩展教学资源,这种表现就是微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此,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如何将微课程融入其中、合理应用是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考虑的事项,对此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当前问题
  1.1学生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展示的教学内容多为课本内容,其展示形式多为课件、教师口述或黑板书写,教学方式比较局限。然而初中学生年纪尚幼,局限、枯燥的内容不符合初中学生兴趣取向,导致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感兴趣。兴趣作为学生的“最好老师”,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大幅下降,且无法对教学内容保持关注。这种表现在初中学生身上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得到改善。
  1.2教学深入性不足
  根据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表现可知,多数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印象并不深刻,该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频次与时长,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时相对不足,每周只有2至3节,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隔。学生学习后容易忘记以往所学知识,可见道德与法治课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课程教学构建方案与应用方式
  2.1构建方案
  要将微课程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就必须找到正确方向,否则会造成负面影响。对此下文将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方案,该方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即微课程平台构建、平台功能设置,具体如下。
  (1)微课程平台构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课程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微课程平台基础上,因此第一步就是构建微课程平台。该平台构建方式有两种,分别为使用他人提供的平台服务、自主研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学校选择自主研发。原因在于他人提供的平台服务不能与学校教学需求完全贴合,可能会导致教学工作受到阻碍,同时还会带来一定成本与后期平台维护更新等,而自主研发方式则可以完全规避这些问题。
  (2)平台功能设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课程平台应当具备四项基本功能,分别为:①信息交互功能。信息交互功能主要是为了保障师生在微课中能够及时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问题及时作出指导,学生也可以及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保障教育与学习活动可以在平台中顺利进行;②多媒体功能。多媒体功能具有多种内容展示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组合来展示内容,起到丰富课程内容展示形式的作用;③上传/下载功能。上传/下载功能由数据库实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中,而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数据库下载想要查阅的教学资料,以便于学习活动开展;④在线教学功能。在线教学功能形式多样,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为“直播”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直播直接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由此完成教学。
  2.2应用方式
  在微课程教学平台基础上,应用方式大体包括: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围绕以人为本原则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具体如下。
  (1)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兴趣,在微课程平台基础上有必要再根据学生兴趣取向去网络中搜集相关教学资源,随后将资源上传到数据库内,以便学生下载。且学生下载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交互功能与学生共同探讨。例如教师围绕九年级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先进行了讲解,阐述民主价值的定义,帮助学生树立了基本概念。随后针对“民主价值”在网络搜集了相关教学资料,即某地方政府为了提高人民说事权利与能力,建立了社区相关机构,专门处理民间纠纷,尽可能做到双方满意。该资料通过视频播放,成功吸引学生的关注。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到我国对民主价值的重视度,由此民主意识提升,价值观得到发展。
  (2)围绕以人为本原则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为了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在微课程平台基础上,教师应围绕“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展开线上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学生碎片时间。例如教师在九年级《富强与创新》中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以外难以开展学习活动,因此会将课堂教学拍摄下来,并通过多媒体功能对视频配上图文,以视频的形式上传至数据库供学生下载,同时还会定期开启课外直播,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可以前来直播间听课,实现在线教学目的,这样一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高频次开展,加之学生碎片时间,成功拓宽了教学时长,成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影响。
  3.结语
  综上,本文围绕课题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当前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课程教学构建方案与应用方式进行了论述与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现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教学质量不高,且难以提升,而通过文中构建方案能将微课程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利用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微课程作用,起到解决以往问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育茂.微课程教学渗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J].高中生学习,2018(4):290.
  [2]张生,王丽丽,苏梅,等.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2-77.
  • 【发布时间】2023/1/9 17:05:33
  • 【点击频次】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