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区域活动中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幼儿期对于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最敏感和重要的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的心智和思维的成长,对幼儿的社会性等也有所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将培养语言活动渗透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分析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意见,让幼儿教师更加重视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区域活动;语言;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现状
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语言表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较好,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相对较弱,表现出说话断断续续、吐字不清;有些幼儿却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与同伴或者教师交流等。
(二)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1.幼儿普通话问题突出
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很多幼儿都喜欢用家乡话进行交流,很少使用普通话,即使他们会说普通话,不管是在早晨入园或者集教活动、区域活动等,幼儿的普通话使用的次数少,就算教师进行提醒,幼儿总是过一会儿就忘记了。
2.幼儿主动表达的缺乏
阅读区和娃娃家的幼儿相对会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幼儿,由于不熟悉或者胆怯不愿意开口表达;在建构区和美工区这两个区域相对于娃娃家都要安静很多,建构区的幼儿只是默默的搭建,较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美工区的幼儿也一样,安安静静的进行着构思与创作,很少用语言表达。
3. 幼儿口头语言缺乏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更加的自由,活动形式也多样,这就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肢体语言大于口头语言,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让很多幼儿产生了依赖,教师引导我就说一点,教师不启发我就不说话。
二、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认知的缺乏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与教师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教师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总觉得开展语言集教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就可以了,教师的认识也限制了对幼儿语言的教育,更多的是将语言的机会交给幼儿。
2.教师缺少因材施教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很难均衡各个区域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的时候,对于个别幼儿的关注度不够,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并引导不愿意表达的幼儿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家庭方面
1.父母的辅助交流作用缺失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也很少与幼儿交谈,经常让幼儿一个人玩,同时家长又很少启发他们与其他幼儿交流,从而导致小班幼儿语言基础水平的参差不齐。
2.家长过多包办代替
通过观察发现,家长代替幼儿说话,只是觉得幼儿表达的不够准确,所以家长觉得自己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家长对于幼儿过于包办代替,不够重视幼儿个性的发展,很少给予幼儿丰富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幼儿方面
1.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小班幼儿大部分都会产生中度的分离焦虑,小班幼儿首先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其次他们也要离开父母亲人,致使情绪不稳定,出现哭闹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教师的启发指导,也只是起阶段性的作用。
2.幼儿个体差异性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自身也具备着自己独特是气质性格,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是不一样的。粘液质的幼儿就属于安静稳定,内向,沉默寡言,不像多血质的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
三、教育建议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性教育
幼儿园创设不同的区域活动,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干预也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区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交流,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渗透于一日活动
小班幼儿除了语句表达不完整外,还存在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肢体语言大于口头语言,学习用口头语言代替肢体语言,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活动,提供幼儿主动表达的机会。
3.教师提高自身认知
教师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可以适当参加各种培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自身认知的加强,教师才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家庭方面
1.家长榜样式语言教育
家庭对于对于幼儿来说极其重要,幼儿除了在幼儿园长期相处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家长,教师更多的是进行语言教育引导,幼儿园经常提倡家园共育,家长在家里也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2.家庭环境
幼儿园中除了注重知识教育以外,还注重环境的创设,同样,家庭氛围同样也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之间和睦相处,遇事冷静沉着,良好的氛围也会给幼儿更多的安全感,让幼儿大胆进行表达,不在胆怯,温馨的家庭环境也会给幼儿带来舒适的心理,让幼儿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性格。
四、结语
总之,不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敢说话,敢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不管是幼儿园、教师、家长还是社会,都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有话能说、想说、敢说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希望在家园共育的共同努力下,能让幼儿在多彩的语言世界里遨游。
关键词:区域活动;语言;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现状
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语言表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较好,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相对较弱,表现出说话断断续续、吐字不清;有些幼儿却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与同伴或者教师交流等。
(二)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1.幼儿普通话问题突出
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很多幼儿都喜欢用家乡话进行交流,很少使用普通话,即使他们会说普通话,不管是在早晨入园或者集教活动、区域活动等,幼儿的普通话使用的次数少,就算教师进行提醒,幼儿总是过一会儿就忘记了。
2.幼儿主动表达的缺乏
阅读区和娃娃家的幼儿相对会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幼儿,由于不熟悉或者胆怯不愿意开口表达;在建构区和美工区这两个区域相对于娃娃家都要安静很多,建构区的幼儿只是默默的搭建,较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美工区的幼儿也一样,安安静静的进行着构思与创作,很少用语言表达。
3. 幼儿口头语言缺乏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更加的自由,活动形式也多样,这就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肢体语言大于口头语言,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让很多幼儿产生了依赖,教师引导我就说一点,教师不启发我就不说话。
二、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认知的缺乏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与教师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教师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总觉得开展语言集教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就可以了,教师的认识也限制了对幼儿语言的教育,更多的是将语言的机会交给幼儿。
2.教师缺少因材施教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很难均衡各个区域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的时候,对于个别幼儿的关注度不够,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并引导不愿意表达的幼儿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家庭方面
1.父母的辅助交流作用缺失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也很少与幼儿交谈,经常让幼儿一个人玩,同时家长又很少启发他们与其他幼儿交流,从而导致小班幼儿语言基础水平的参差不齐。
2.家长过多包办代替
通过观察发现,家长代替幼儿说话,只是觉得幼儿表达的不够准确,所以家长觉得自己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家长对于幼儿过于包办代替,不够重视幼儿个性的发展,很少给予幼儿丰富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幼儿方面
1.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小班幼儿大部分都会产生中度的分离焦虑,小班幼儿首先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其次他们也要离开父母亲人,致使情绪不稳定,出现哭闹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教师的启发指导,也只是起阶段性的作用。
2.幼儿个体差异性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自身也具备着自己独特是气质性格,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是不一样的。粘液质的幼儿就属于安静稳定,内向,沉默寡言,不像多血质的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
三、教育建议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性教育
幼儿园创设不同的区域活动,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干预也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区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交流,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渗透于一日活动
小班幼儿除了语句表达不完整外,还存在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肢体语言大于口头语言,学习用口头语言代替肢体语言,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活动,提供幼儿主动表达的机会。
3.教师提高自身认知
教师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可以适当参加各种培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自身认知的加强,教师才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家庭方面
1.家长榜样式语言教育
家庭对于对于幼儿来说极其重要,幼儿除了在幼儿园长期相处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家长,教师更多的是进行语言教育引导,幼儿园经常提倡家园共育,家长在家里也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2.家庭环境
幼儿园中除了注重知识教育以外,还注重环境的创设,同样,家庭氛围同样也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之间和睦相处,遇事冷静沉着,良好的氛围也会给幼儿更多的安全感,让幼儿大胆进行表达,不在胆怯,温馨的家庭环境也会给幼儿带来舒适的心理,让幼儿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性格。
四、结语
总之,不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敢说话,敢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不管是幼儿园、教师、家长还是社会,都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有话能说、想说、敢说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希望在家园共育的共同努力下,能让幼儿在多彩的语言世界里遨游。
- 【发布时间】2023/1/9 17:07:29
- 【点击频次】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