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验式学习策略在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作者】 陶玉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临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验式学习重经历过程体验。这种体现既是知识方法的收获也是思维积极运转得到的培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展开亲身经历的体验式学习也同样是对他们思维的一种积极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策略;思维培养;应用
  体验式学习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应用自己的认知和方法来获取新的感知和建构的一种自主经历、发现和思考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三种新的有别于传统模仿和记忆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一线老师的广泛应用。我们细究会发现,这三种方式都特别强调学生亲自参与,实际上都属于体验式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说,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知行合一的亲历而为的方法,是一种真正的属于自己、使自己获得自由的学习行为。接下来,笔者将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实际经验为基础,探讨如何运用体验式学习的路径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其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活”数学中积淀思维
  新课程标准一再重申,要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为基础进行数学教育。然而,由于学生缺乏走进生活的经历,在学习某些数学时往往无法找到与之有关的范例,从而导致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异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形,我们在传授知识前,老师可以安排他们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去看、去做,感受数学的“活”,并在与生活“交互”过程中积淀数学素材,为课堂学习做好认知上的铺垫和思维上的基础材料。例如,在“统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喜爱的水果的具体状况,鼓励他们对其进行学习前期的研究。由于该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爱好紧密相连,故而能得到学生积极支持。真正教学时,我们就可指导他们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画图表,并协助他们思考如何统计,由此引出统计概念开启新课教学,统计图的制作方式和流程等等。这个过程虽然有困难,但是学生有探索知识的亲历体验,再加上边学边思考,在思维上的积淀,所以,在新知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这种体验,他们不但感觉到了数学是真实的,也让他们认识到了生活中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的真正本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因为潜在知识和方法不够现实学习的需要,不能总是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式都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作为一线老师在引领中要时时做到方法支持指导,或者调整教法以解除学生思维阻碍,让学生思维获得柳暗花明效果。这才是我们在此时的应作之事。
  二、搭建亲历平台,让学生在探究“做”数学中激活思维
  数学知识发现过程的探究和巩固练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种创造源于思维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积极加工以解决新问题。也就是说,要让我们学生自行发掘或重新创作所需的知识和方法就需要让他们有触发思维进入运转状态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是要创造具有问题价值的学习平台,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以自己的现有的知识和方法去经历去发现他们新的数学知识。比如,当我们开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搭建学生亲历平台,让同学们在学校的一长方形草坪上进行长与宽大小的测量,要求他们实测草坪面积。在学生得出答案之后让学生说测面积的方法。把“做数学”体验说出来,在头脑中形成长方形面积测量需要哪些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与此草坪不远的三角形草坪,其面积又如何测量和计算。鼓励学生把刚才测量、计算的方法应用到新平台上,此过程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就要多作方法上的引导以激活他们思维,让他们积极思考。如果学生还是不能发现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思维中想象如果将两个三角形合并,形成一个图形,让学生思考会变成什么样的图形。这样的引导式思考一下子就会让学生恍然大悟,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在此过程中我们所作的平台和引导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让他们有了转化思想,培养了一种利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正是新课程观所提倡的。
  三、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用”数学中发展思维
  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教与学应联系现实生活而展开。要想让我们学生在实际中找到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就必需打开生活与课本的通道让生活之水“涌”进课堂。通过对现实中的数学问题的利用与求解,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增强。所以,在数学巩固练习平台我们应有学以致用的引领,利用生活化思想把数学与生活发生联系成为“用”数学的实践。这样的实施既能给同学们带来一种珍贵的体验——那就是把自己的知识应用到了自己的现实经历上,又很好地让他们思维在生活问题解决之中得到培养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课堂练习中我就引导学生把生活之水涌进数学课堂,让他们在联系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生活问题。当学生亲历这样的问题解决经历时,他们就知道乘法分配律不仅难解决课本上的计算难题还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口算,提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速度。在这样的场景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含义,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在应用中发展了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体验式学习倡导“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线老师,虽然我们有时并没有将这种学习理念作为教学设计的一种方法,但我们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边学边动手边思维这是常态化的。有了这种学习,学生自然就有了经历中、经历后的各种体验收获。这样体验经历所获得的感受和知识是老师反复强调所不能比拟的。
  参考文献:
  [1]杨帮勇,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7年。
  [2]林宏诚,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
  • 【发布时间】2023/1/9 17:11:32
  • 【点击频次】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