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所包含的作文教学部分影响深远,这是因为作文教学关系到学生习作能力的增长。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要积极思考如何针对中年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
面向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领悟以及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之外,更应当强化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为学生今后在语文写作领域打下坚持的基础。考虑到读写不分家,如果学生缺少足够的阅读基础也无法完成高效的写作,更无从谈起习作能力的增长,因此在针对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培养时,也需要关注阅读教学有效进行。
一、阅读精彩片段,学会借鉴
面向中段学生展开习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文章的方式,收获更多的写作技巧。为了达到该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关注进行范围阅读过程中的强化引导,基于阅读推动学生习作能力的增长,例如通过对范文的参考、仿效和转变文章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路,使用具体的文字对思想情感进行表达,以此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例如,《猫》和《母鸡》这两篇文章,虽然作者表面是在挖苦,但实际上确实在夸奖,这种反差的写作手法,通常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小动物的乖巧。因此在文章教学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围绕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征进行介绍;《秦兵马俑》文章使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写作,在每一个自然段中都使用了这种结构的安排,并且部分自然段采用精彩的排比句对兵马俑的特征进行介绍。此时就可以抓住自然段中使用的排比句的优势进行放大,让学生仿照类似的手法进行写作,例如以课间活动作为写作对象,使用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并使用排比句进行描写,例如“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在玩跳皮筋,有的在嬉戏打闹……。看,他们玩的多高兴啊!”使用仿写的方式来初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也能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使用文字进行表达的魅力所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利用“空白”,学会补充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这是因为想象力是无限的,而知识却是有限的。这一点在我国古代艺术形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许多国画中都有大量的留白,而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本文章中也会存在留白部分目的在于为学生的自由想象提供空间,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因此准确抓住文章中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从而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行之有效。在完成一篇文章讲述时,可以围绕文章核心内容进行简短的总结,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应当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完成课堂总结任务。总结内容可以是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也可以是新掌握了学习技巧以及受到的启发。更可以将总结的过程演变为学生进行随文练习的契机,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表达欲望,顺势完成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学完《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为孔子写一份自我介绍词。为了确保关于孔子自我介绍内容的全面性,除了根据课堂所学,文章内容进行关键信息提取之外,也可以课外收集其他关于孔子的素材,建立对于孔子的全面了解,如此一来关于介绍词的写作将更为容易。
三、“移花接木”,进行重新组合
移花接木是指学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对其中优秀突出的句子进行摘抄和记录,并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织。不仅具有拓展文章内容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锻炼。例如,《燕子》这篇文章,让学生在完成该篇文章的学习之后,仿照生动的语言特征,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形态仿写,还要让学生依照“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句子进行仿写。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学生语言仿写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能够保障学生对于所阅读文章中优秀语句的吸收和采纳,同时也能够借助仿写的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独有的语言体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于语文写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四、利用阅读拓展文学视野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证明,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自己多看书多背书。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从读中学会写,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提倡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文章要构思好,有自己的新意,才会更吸引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是一种比较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名言名句都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关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多观察,才能使写作变得更好。通过分析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巧妙借助阅读文章中的小结,进行“补白”,灵活利用阅读文章中的结尾,续编故事,“移花接木”,重新组合。运用随文练笔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其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初探[J]. 孙艳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3)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策略[J]. 鲍兴虎. 家长. 2022(23)
[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 孙晓. 小学教学研究. 2022(24)
[4]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刘福来. 新课程. 2021(09)
[5]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电子白板的整合运用分析[J]. 潘红春.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8)
[6]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 李瑞瑛. 家长. 2020(16)
[7]浅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J]. 蓝丽英. 新课程. 2020(40)
[8]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 李瑞瑛.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3)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
面向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领悟以及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之外,更应当强化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为学生今后在语文写作领域打下坚持的基础。考虑到读写不分家,如果学生缺少足够的阅读基础也无法完成高效的写作,更无从谈起习作能力的增长,因此在针对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培养时,也需要关注阅读教学有效进行。
一、阅读精彩片段,学会借鉴
面向中段学生展开习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文章的方式,收获更多的写作技巧。为了达到该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关注进行范围阅读过程中的强化引导,基于阅读推动学生习作能力的增长,例如通过对范文的参考、仿效和转变文章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路,使用具体的文字对思想情感进行表达,以此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例如,《猫》和《母鸡》这两篇文章,虽然作者表面是在挖苦,但实际上确实在夸奖,这种反差的写作手法,通常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小动物的乖巧。因此在文章教学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围绕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征进行介绍;《秦兵马俑》文章使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写作,在每一个自然段中都使用了这种结构的安排,并且部分自然段采用精彩的排比句对兵马俑的特征进行介绍。此时就可以抓住自然段中使用的排比句的优势进行放大,让学生仿照类似的手法进行写作,例如以课间活动作为写作对象,使用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并使用排比句进行描写,例如“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在玩跳皮筋,有的在嬉戏打闹……。看,他们玩的多高兴啊!”使用仿写的方式来初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也能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使用文字进行表达的魅力所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利用“空白”,学会补充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这是因为想象力是无限的,而知识却是有限的。这一点在我国古代艺术形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许多国画中都有大量的留白,而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本文章中也会存在留白部分目的在于为学生的自由想象提供空间,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因此准确抓住文章中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从而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行之有效。在完成一篇文章讲述时,可以围绕文章核心内容进行简短的总结,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应当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完成课堂总结任务。总结内容可以是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也可以是新掌握了学习技巧以及受到的启发。更可以将总结的过程演变为学生进行随文练习的契机,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表达欲望,顺势完成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学完《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为孔子写一份自我介绍词。为了确保关于孔子自我介绍内容的全面性,除了根据课堂所学,文章内容进行关键信息提取之外,也可以课外收集其他关于孔子的素材,建立对于孔子的全面了解,如此一来关于介绍词的写作将更为容易。
三、“移花接木”,进行重新组合
移花接木是指学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对其中优秀突出的句子进行摘抄和记录,并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织。不仅具有拓展文章内容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锻炼。例如,《燕子》这篇文章,让学生在完成该篇文章的学习之后,仿照生动的语言特征,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形态仿写,还要让学生依照“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句子进行仿写。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学生语言仿写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能够保障学生对于所阅读文章中优秀语句的吸收和采纳,同时也能够借助仿写的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独有的语言体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于语文写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四、利用阅读拓展文学视野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证明,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自己多看书多背书。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从读中学会写,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提倡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文章要构思好,有自己的新意,才会更吸引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是一种比较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名言名句都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关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多观察,才能使写作变得更好。通过分析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巧妙借助阅读文章中的小结,进行“补白”,灵活利用阅读文章中的结尾,续编故事,“移花接木”,重新组合。运用随文练笔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其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初探[J]. 孙艳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3)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策略[J]. 鲍兴虎. 家长. 2022(23)
[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 孙晓. 小学教学研究. 2022(24)
[4]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刘福来. 新课程. 2021(09)
[5]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电子白板的整合运用分析[J]. 潘红春.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8)
[6]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 李瑞瑛. 家长. 2020(16)
[7]浅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J]. 蓝丽英. 新课程. 2020(40)
[8]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 李瑞瑛.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3)
- 【发布时间】2023/1/9 17:12:08
- 【点击频次】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