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 郭勤勤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十一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最为头疼的是作文教学了,孩子课外阅读少,相对的对语文文字的积累就少,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出现了无素材无从下手或者有素材无话可说的现象,但作文又是语文科最重要的一项。在课程改革、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言的服务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兴趣;方法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需要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才能写手生活中独特感受,但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学生的作文空洞乏味,千篇一律,背作文、套作文现象突出,缺乏真情实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老师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第一步。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写作中,应让小学生写自己身边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指导他们搜索写作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有写不尽的材料。如果离开生活,凭空臆造,就成了无源求水,无本求木了。若能一如既往形成一种习惯,习惯又迁移转化为能力,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的。
  二、注重对语言文字资料的积累
  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针对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写作内容不具体,不生动。那么要想把作文写具体,就离不开语言文字的积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记住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一是在课堂的学习中,学习生字和课文就是积累的一种方式,如一些生字的识记和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篇章和诗句名言的背诵,这是小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二是在现代媒体中积累语言,随着科学经济高度发展,电视、电脑等媒体已进入干家万户。教师鼓励学生去欣赏动人画面、动人音乐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语言,学习电脑、电视节目中优美的词语与句子,让学生获得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语言,从而扩大和补充词汇量。三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好词、好句的同时,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阶段的阅读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并做一些读书笔记。例如看一些优美的写景文章,可以让他们背诵一些好的句子等,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不仅如此还要学生自己领悟作者的一些好的写作手法,这个需要学生的悟性,做到这一步很难但很重要,一旦领悟了就能为其所用。
  三、注重观察体验和口语交际训练
  好的文章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生活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在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鲜活的素材供我们采撷。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感情,多给学生布置观察 体验生活的作业,培养他们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新亲情。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缩小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差距。
  重视生活实践作文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教师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的引线打开,使学生举一反三,去想生活中的事,从而积累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广开阅读门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
  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每单元的口语交际的相关内容,在班级开展有序和有趣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要给学生轻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围绕某个中心发表他们个人的看法,只要说得有道理、正确都要给予积极地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说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会更有效果。在说的基础上去写会更有条理、思路会更清晰。
  四、及时评价,多多鼓励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作用。每次作文练习,我都注重对学生进行指导。我重点指导的是:一要审好题,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不要乱吹一气。二要立好意,让学生明确中心,明白为什么写,围绕一个主题去写,表达出怎样的情感等。三要选好材,让学生明白围绕一个中心去选材,不偏离主题。教师指导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方法得当,学生就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学生写作文我们要及时评价,可别小瞧这些批语,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反馈信息。批语及时得当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因此,这些年来,我对学生的作文采用扬长式的批阅方法,尽量发掘学生日记中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提高兴趣为主。对于缺点,只找出主要的一点帮其改正,即使是“一团糟”的日记也会从中找出“闪光点”进行表扬,只要有一点进步的地方就要加以表扬。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常能看到“你又进步了!”“相信你能行!”“你还会进步的!”等等激励性的评语,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也得到充分调动,再也不会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了。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教者要对学生有信心,做好细致的指导,授予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品味到语言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让学生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刘芳;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初探[J];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07期
  [2]官步芳;卢焕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广东教育;2002年Z2期
  [3]沙裕琴;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成才之路;2009年14期
  [4]殷龙飞;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甘肃教育;2006年14期
  • 【发布时间】2023/1/9 17:13:49
  • 【点击频次】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