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作者】 张 唯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学习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将对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兴趣与音乐学习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这样的教育环境催生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音乐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摆在课堂主人的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得出引进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阶段;音乐课堂;互动教学
  小学音乐是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摆脱学习压力,还可以通过阅读、搜索相关信息,了解词曲作品凝结的文化背景,提升美学素养,构建起自己认识外界世界的独特风格。因此,如何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效率以及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一项话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伴随着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相关工作者的重视,一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想法为现代教学事业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升教学质量非一日之功,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变革传统教育理念,以更加精湛的工作技能更加负责的态度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一、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互动教学模式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给音乐课堂教学注入勃勃生机,但是音乐课堂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不可否认,因智力成长水平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尚还浅薄,比起逻辑思考,小学生更愿意接受形象知识,还有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得慢,对乐谱、音调、音色等较为抽象的知识不敏感,再加上音乐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对这些知识有个大体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操之过急,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课堂中,老师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教乐谱、练歌曲,还有的小学音乐课沦为学生的“自习课”,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归根结底是因为音乐教师陷入了“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泥潭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音乐素养的培育。对于小学生而言,乐感及基本功对他们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新课标要求老师们转移教学重点,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学生的素质培养及主体地位的发挥,而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却与新课标要求背道而驰。
  (二)评价方式老旧,难以发挥其作用
  评价方式就像一把指南針,指引着学生的成长方向。一份合理的评价方式、一套具体全面的评价指标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如今,教师的评价方式仍停留在课堂打分、考试评分的老旧评价方式上,没有意识到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具有音乐理论知识的学生,也要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在这样一种落后的评价体系的指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会吟唱、却不懂音乐内涵的学生。
  (三)教学方式陈旧,与时代脱轨
  个性化学习可能是近年来最广泛使用的教育口号之一了,它试图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随之调整应对措施。但是,要彻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这个想法是完美的,但它也存在着难以想象的挑战,尤其是对具有多年经验和既定实践效果的资深教育者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教师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上课时依然会不自觉地掉入“填鸭式”教育的陷阱里。除此之外,身处信息化的21世纪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趋势,然而,对于信息工具,很多老师还存在着操作技能不熟悉、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做好该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具备新兴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实力。本文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项途径入手。
  (一)明确学生地位,给学生主动“说”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嘴巴很“紧”,动作很“拘谨”,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说”,不能“动”,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说错话,担心举止不恰当而被老师批评。这种观念是无法推进教学的,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都能开口吟唱,都能积极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耐心认真,细心指点学生,努力解开学生疑团,也许正是这一疑团的解决,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来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堂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常常面对这各种各样的学生,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一样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面对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激发学习的热情。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吸引力,教师还可以设立一定的奖惩体系,给表现好的学生一本好看的儿童绘本、给学生一朵小红花等,在学生群体之间营造“评、比、追、赶、学”的氛围。
  (三)强化团队合作,让“每一个都不落下”
  独立让学生有自由的思维时空;合作促进学生在知识上互补,方法上互相借鉴,思维上相互碰撞。再加上一直以來,“学生”对“老师”都心存一种天然的恐惧感,而与同龄人的相处则会让学生感到轻松。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恰当地引入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团队合作,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找朋友》这首歌曲时,教师唱歌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唱表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将普通的音乐转变为音乐剧,不仅仅让课堂“活”了起来,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每位同学都能融入进来。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我们身处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化使我们的眼界得以拓宽,如今,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医疗、军事、教育等。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面对信息化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五颜六色的画面、身临其境的情境是教师难以给予的,而这正是多媒体的强项。例如,在学习《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带领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与威严,激发学生心中的自豪感,进而将这种自豪感融入歌曲之中。之后,让学生随着播放的音乐节奏打拍子,这种“师生互动”的场景是说教给不了的。另一方面,强调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而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掌握好多媒体使用的分寸,不要对课件产生依赖。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教育作为一国发展之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教师也必然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音乐一直被视作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不仅是音符和歌词的简单结合,更是情感的流泻,音乐课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音乐理论,更要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要积极变革自己的观念,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几个观念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为小学互动式音乐课堂的构建贡献绵薄之力。
  • 【发布时间】2023/1/9 17:16:23
  • 【点击频次】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