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孩子走出去,探索真实的大自然

 

【作者】 胡艳玲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嘉陵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当代孩子们成长在一个充斥着电子产品的世界里,网络丰富的信息能回答孩子的各类问题,但是孩子的感知能力也被大大削弱。让孩子走出去,探索真实的大自然,能够给孩子带来声、光、形、色、味的感官刺激,促进孩子知觉的发展,同时大自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对于促进孩子的探索欲望、学习能力也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孩子;探索;自然;科学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一个丰富而神秘的宝藏王国,在这里神奇的植物与可爱的动物能够让孩子流连忘返。让酸味变甜的神秘果、会变颜色的小花、专吃飞虫的猪笼草、羞涩胆小的含羞草,让孩子们倍感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悄悄繁衍生息,在城市的街道中,路边的石缝生长出坚韧的小草,小蚂蚁在我们不易发觉世界里辛苦劳作。这些大自然中一丝一毫的美,都值得孩子们去积极探索。现今,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喜欢带孩子去郊游,为孩子们创造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植物动物知识,这也是对自然科学的学习。
  一、让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意义
  (一)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多让孩子走出去探索大自然,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生物的名字,而是让孩子对生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观察与探索的过程中产生思考。自然科学教育的意义就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存在和万物生灵都是一样的。在很多人浅显的认知中,动物是有生命,而植物是物体。通过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了解植物,就是要让孩子对于自然有正确的认识,建立起对万事万物的认识,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命。比如,在观察树木的变化时,通过它们的生长、开花、结果、种子的传播能够让孩子理解人生的每个阶段[1]。通过四季和时间认知到每一个生命的可贵。树木有生长也有死亡,没有生物会永远存在,但是死亡也可以成为一种贡献。死亡的树木可以为更多小生物提供生存的空间,这也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之处。在动物的关系里,年长的动物会照顾小动物,但是更多的成长需要靠小动物自己,它们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去挑战各种环境,这也让孩子明白,生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团结和协作的力量是推动生命前进的重要力量。
  其实,在大人带领孩子走出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孩子会获得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大人们也会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自然科学让我们明白生命是平等的,卸掉心中的自满,沉淀下来,才可以在微尘中明白永恒,在平凡中理解伟大,这不仅仅是每个孩子,也是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学习的一堂自然课。
  (二)有助于孩子大脑发育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多改变。现今孩子们受电子设备的影响,沉迷于网络世界,他们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自身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孩子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年龄小,对于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去,探索真实的大自然,能够让孩子在自然中发现未知世界,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学习更多大自然知识。同时,孩子越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大脑的神经元就越发达,学龄前的孩子心智还处于空置状态,他们的神经细胞异常活跃,一个成年人活跃的脑细胞仅有孩子的1/4,所以当家长带领孩子走进自然世界,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信息的刺激,有助于他们神经的发育。相较于孩子在网络世界中了解大自然,亲身经历能够带给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钢琴再动听也比不上溪流的清脆;交响乐再澎湃也比拟不了大海的波涛汹涌;秋天不同色彩的树叶,即使最伟大的艺术家也创造不出来。所以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对于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近大自然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孩子了解雷电、暴雨、彩虹、台风等自然现象,观察到飞鸟虫兽、花草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如果大人能够正确的引导他们,孩子的观察力、学习力、抽象思维和形象表达能力都能够培养起来。在这样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激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主观能动性将伴随孩子终生[2]。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阳光的灿烂、泥土青草的芬芳、清风拂过面颊时的温柔,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儿童知觉发展的需要,更会支持孩子心智的发展,当孩子的生命得到滋养,进入学习状态时,就会有更大的热情,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阳光。
  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探索大自然
  (一)做好观察记录表
  作为老师,在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只有选对方法,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孩子观察动物或者植物时,教师可以将他们带到户外,并且将寻找的植物、动物用采集图片和文字记录的方式做(下转第55页)(上接第56页)好笔记。在走出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发放“动植物观察记录表”,让孩子们记录好发现植物、动物的“时间”、“地点”以及“动植物特点”,在叙述时做好图片和文字的记录,便于日后回顾和思考。这种记录的方式是自然科学探索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们整理信息,并且在整理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鼓励孩子近距离观察户外的动植物
  在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时,为了帮助孩子近距离观察户外的动植物,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手持透镜、放大镜、铲子、手套等相关工具,提醒孩子在发现动植物时可以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可以在草地上、树叶下近距离观察。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观察到更多自己不曾发现的动植物秘密,能够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探索欲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并且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
  (三)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当孩子们对大自然有了自己的发现和观察后,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在分享的过程中,与其他小朋友产生沟通和交流,帮助孩子们回想发现动植物的时间、地点以及特点,让他们在回答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同时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拓宽孩子的知识范围,让他们对大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自然科学是成人与孩子都应该终身学习的知识,为了促进孩子大脑与感知能力的发育,应多带领孩子走出去,探索真实的大自然。在此过程中,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和思考,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在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中,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保护大自然,崇尚科学。
  参考文献:
  [1]张岩. 走出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J]. 教育家, 2019,000(7):62-63.
  [2]杨晖. 大自然和孩子的成长[J]. 亚太教育, 2018,000(07):37-38.

  • 【发布时间】2023/1/9 17:16:37
  • 【点击频次】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