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初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理解化学实验、掌握化学计算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思想的局限性,导致化学基本概念教学问题重重,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部分学生在化学基本概念学习中便形成了分化。因此,在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基本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做好基本概念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借助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 例如,在讲“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个概念时,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演示火柴梗被折断和火柴梗燃烧的两个对比实验,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火柴梗被折断的过程中火柴梗的形状变了,但还是火柴梗;火柴梗燃烧过程中,火柴梗由白色变成黑色灰烬,灰烬不是火柴梗。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火柴梗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火柴梗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火柴梗的黑色灰烬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再做“镁带燃烧”进一步巩固,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再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二、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三、通过反例特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化学概念的抽象繁杂往往使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因不易理解而束手无策,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除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 还应当从反面或侧面引导学生去剖析, 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自然导入,注重归纳
有些概念,如果直接按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去讲解,学生是如同听天书,毫无效果。例如在讲元素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中“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如何理解一种碳原子呢?然后解释这种碳原子是指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叫碳12原子;其实还有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13原子;还有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14原子等;它们都属于碳元素。再比如氢这种元素,下面有三种原子,包括一个质子、0个中子的,又叫氕;一个质子、1个中子的,又叫氘(做氢弹的材料);一个质子、2个中子的,又叫氚。但是他们都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然后让学生讨论:①属于碳元素中所有原子中有何相同点?属于氢元素中所有原子中有何相同点?②碳元素的原子与氢元素的原子中有何本质区别?弄清以上两上问题就能轻而易举的归纳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并且很容易地让学生看出元素的种类远远大于原子的种类。
五、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必须要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能够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能使他们运用概念来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概念的能力。在进行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每个概念进行“瘦身”,准确找出其中的关键词、相关特性,利用多种手段讲清概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消除他们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中存在的恐慌,让学生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体验快乐与喜悦。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借助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 例如,在讲“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个概念时,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演示火柴梗被折断和火柴梗燃烧的两个对比实验,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火柴梗被折断的过程中火柴梗的形状变了,但还是火柴梗;火柴梗燃烧过程中,火柴梗由白色变成黑色灰烬,灰烬不是火柴梗。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火柴梗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火柴梗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火柴梗的黑色灰烬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再做“镁带燃烧”进一步巩固,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再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二、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三、通过反例特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化学概念的抽象繁杂往往使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因不易理解而束手无策,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除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 还应当从反面或侧面引导学生去剖析, 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自然导入,注重归纳
有些概念,如果直接按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去讲解,学生是如同听天书,毫无效果。例如在讲元素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中“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如何理解一种碳原子呢?然后解释这种碳原子是指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叫碳12原子;其实还有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13原子;还有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14原子等;它们都属于碳元素。再比如氢这种元素,下面有三种原子,包括一个质子、0个中子的,又叫氕;一个质子、1个中子的,又叫氘(做氢弹的材料);一个质子、2个中子的,又叫氚。但是他们都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然后让学生讨论:①属于碳元素中所有原子中有何相同点?属于氢元素中所有原子中有何相同点?②碳元素的原子与氢元素的原子中有何本质区别?弄清以上两上问题就能轻而易举的归纳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并且很容易地让学生看出元素的种类远远大于原子的种类。
五、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必须要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能够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能使他们运用概念来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概念的能力。在进行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每个概念进行“瘦身”,准确找出其中的关键词、相关特性,利用多种手段讲清概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消除他们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中存在的恐慌,让学生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体验快乐与喜悦。
- 【发布时间】2023/1/9 17:18:03
- 【点击频次】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