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的结晶,也是我华夏文明走到今天的基础,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融入一定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让英语教学变得有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思想,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本文给出了几点落实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融入方法
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进程,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中考、高考时三门主科之一,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华传统文化被削弱,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华文化发展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英语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核心与进步的力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弘扬。
一、利用教材内容,加强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而教材正是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和渲染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在英语教学中,教材内容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地方,这也就为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用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传统小吃:饺子(Dumpling)、豆浆(Soybean Milk);旅游场景:长城(The Great Wall )、大兴安岭(Greater Khingan Range);传统谚语:三人行必有我师(Two heads are always better than one)等。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多了很多英语教学素材,还很好地激起了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兴趣。
再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Weather”的时候,我没有直接为大家讲述关于天气的单词,而是先用汉字将这些天气写在黑板上,接着又将这些字的象形文字,一一标识在这些字的下方,最后再将相应的英语单词写在象形文字的下面。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象形文字展开想象编写一句话,最后用英语表达出来。比如对于雪的想象,学生就想到一句话,我喜欢雪,它就像羽毛一样。在他们用汉语表达出来以后,我就将相应的英语教给他们。另外我还让他们对于雨雪等各种天气编一些小的故事,并且教他们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理解到了我国的象形文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了熏陶。
英语教材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知识,只要英语教师可以认真地进行挖掘,那么就一定可以找到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氛围,感受文化魅力
对于英语学习,英语情境的创造固然重要,但是同样的也需要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两方面相互对照和参考,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两种文化的不同,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Happy birthday!”的时候,我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就中西方关于生日的不同进行相关的资料整理,让他们在对比中明白东西方的差异,学会相关的知识。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没有进行直接的教育,而是让学生就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对比解说,讲述他们所了解的不同。比如一个学生说道,中国人在孩子一月时举办满月宴,宴请周围的亲戚朋友,并且感谢上苍,赐予洪福,以示开心快乐,之后还要抓阄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西方则没有,最多就是单纯吃个饭,没有其他任何的仪式或者活动。我对他们的讲述进行了赞赏,接着开始为他们讲述相关的单词……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更使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我们大家都知道写作是最能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做法。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容写一篇50~150字的英语作文,如“我的春节”“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特色食物”等。通过英语写作教学来渗透中华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掌握更多的词汇量,还可以达到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目的,可以说其好处是不可小觑的。
三、利用口语教学,比较文化差异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具备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良好品格,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快速地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日常的英语口语基础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并积极结合中国人的口语进行对比和思考,让学生明白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受到教育。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What would you like?”的时候,我在教学之初,先为学生讲解了基础的英语口语知识,接着就打开多媒体,让学生就中西方吃饭时打招呼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就一些我国的传统美食和西方食物进行对比,继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让学生具备世界级公民的优秀文化胸怀。
当然,任何事物的结果都需要用评价来判别,教育方式是否正确,也需要用评价来判别。通过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向小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以更好地进行改正、解决,只有这样,小学英语教师才能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达到教育纲要上要求的教学目标,也才能够在教好学生英语的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别,由此而得知自己的教学结果。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回答一些翻译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赛龙舟用英语怎么说?”“春节用英语怎么说?”等等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教师便可以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教学是否正确。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而且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将来他们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传统文化融入中的问题,并找准恰当的时机,采取科学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不懈努力,设计出一套最好的教学方案,并且秉持着友好、民主、和善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阮秀章.课程教育研究. 2015(33).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J].简文艳.赤子(上中旬). 2015(19).
[3]浅谈中国元素在《Go for it!》新版英语教材中的体现[J].余水华.新校园(阅读). 2015(06).
[4]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实践分析[J].张馥明.学周刊. 2019(23).
[5]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吴利利.课程教育研究. 2018(45).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融入方法
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进程,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中考、高考时三门主科之一,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华传统文化被削弱,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华文化发展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英语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核心与进步的力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弘扬。
一、利用教材内容,加强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而教材正是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和渲染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在英语教学中,教材内容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地方,这也就为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用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传统小吃:饺子(Dumpling)、豆浆(Soybean Milk);旅游场景:长城(The Great Wall )、大兴安岭(Greater Khingan Range);传统谚语:三人行必有我师(Two heads are always better than one)等。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多了很多英语教学素材,还很好地激起了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兴趣。
再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Weather”的时候,我没有直接为大家讲述关于天气的单词,而是先用汉字将这些天气写在黑板上,接着又将这些字的象形文字,一一标识在这些字的下方,最后再将相应的英语单词写在象形文字的下面。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象形文字展开想象编写一句话,最后用英语表达出来。比如对于雪的想象,学生就想到一句话,我喜欢雪,它就像羽毛一样。在他们用汉语表达出来以后,我就将相应的英语教给他们。另外我还让他们对于雨雪等各种天气编一些小的故事,并且教他们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理解到了我国的象形文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了熏陶。
英语教材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知识,只要英语教师可以认真地进行挖掘,那么就一定可以找到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氛围,感受文化魅力
对于英语学习,英语情境的创造固然重要,但是同样的也需要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两方面相互对照和参考,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两种文化的不同,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Happy birthday!”的时候,我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就中西方关于生日的不同进行相关的资料整理,让他们在对比中明白东西方的差异,学会相关的知识。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没有进行直接的教育,而是让学生就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对比解说,讲述他们所了解的不同。比如一个学生说道,中国人在孩子一月时举办满月宴,宴请周围的亲戚朋友,并且感谢上苍,赐予洪福,以示开心快乐,之后还要抓阄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西方则没有,最多就是单纯吃个饭,没有其他任何的仪式或者活动。我对他们的讲述进行了赞赏,接着开始为他们讲述相关的单词……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更使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我们大家都知道写作是最能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做法。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容写一篇50~150字的英语作文,如“我的春节”“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特色食物”等。通过英语写作教学来渗透中华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掌握更多的词汇量,还可以达到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目的,可以说其好处是不可小觑的。
三、利用口语教学,比较文化差异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具备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良好品格,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快速地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日常的英语口语基础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并积极结合中国人的口语进行对比和思考,让学生明白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受到教育。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What would you like?”的时候,我在教学之初,先为学生讲解了基础的英语口语知识,接着就打开多媒体,让学生就中西方吃饭时打招呼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就一些我国的传统美食和西方食物进行对比,继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让学生具备世界级公民的优秀文化胸怀。
当然,任何事物的结果都需要用评价来判别,教育方式是否正确,也需要用评价来判别。通过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向小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以更好地进行改正、解决,只有这样,小学英语教师才能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达到教育纲要上要求的教学目标,也才能够在教好学生英语的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别,由此而得知自己的教学结果。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回答一些翻译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赛龙舟用英语怎么说?”“春节用英语怎么说?”等等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教师便可以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教学是否正确。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而且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将来他们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传统文化融入中的问题,并找准恰当的时机,采取科学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不懈努力,设计出一套最好的教学方案,并且秉持着友好、民主、和善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阮秀章.课程教育研究. 2015(33).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J].简文艳.赤子(上中旬). 2015(19).
[3]浅谈中国元素在《Go for it!》新版英语教材中的体现[J].余水华.新校园(阅读). 2015(06).
[4]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实践分析[J].张馥明.学周刊. 2019(23).
[5]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吴利利.课程教育研究. 2018(45).
- 【发布时间】2023/1/9 17:18:44
- 【点击频次】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