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语文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者】 李 静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余家河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想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育人就需要从传统做法上转变观念和创新教法。本文从激发兴趣、运用现代手段、授予方法和培养习惯四个方面探讨了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实践策略
  传统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实施,在“教在考试,学在分数”的思想导向下已经越走越迷茫了,甚至个别教师把原本应该是学生的教室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发言专利”。而且,这种“一言堂”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让受制于其下的学生无法完成自己应该实现的学业目标。新课标的到来无疑送来了理念更新的温暖,让一些教师看到了传统实施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传统语文教学的高消耗、低效率的真正“元凶”。我们都清楚,语文教育既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语用能力又要肩负学生文化培育和思维培养,发展核心素养。而这种责任的落实实现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实现的。如果教学效率不提高,一节课就只学几个生字新词,那这样的效率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要求的。所以,要想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实施的效果就需要执教者打破常规,进行新的教法和学法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和培养。接下来,笔者将就几年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作一探讨。
  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不感到痛苦的真正兴奋剂,是使他们智力振奋达到异常活跃的原因。作为执教者要使自己的课堂得到学生大力参与支持就务必注重教的趣味以及内容的趣味性,只要二者实现了其一,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而倍加努力。所以,在有效教学的实施之首即导入环节我们就要下力气去激趣。为此我们的方法可采取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挖掘自身的趣味题材要素是最佳的激励因子。比如:汉字的童话、老师的激情话语、生动的朗读、课本上的戏剧上演、精彩的对白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我们的小学生快速地参与到教学场景中来并提高他们专注度,作为执教者必须增强实施趣味性,点燃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并乐于学语文。
  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施教
  在“班班通”项目的实施中,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已顺利进入教室,并与课程的教学实现相结合,而且也彰显其优势。小学语文是一所学校的基础平台,而且与多媒体结合也是历史悠久的事情了。在实践中,多媒体技术有着许多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优点,它是实现高效教育的必要手段。由于它不但具有激发趣味的作用,而且能够将抽象转化成直觉,能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和智力发挥,并能灵活地减少学习的困难程度而助力快速理解,能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精准地辅以到“知识和技巧”的帮助。所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工具,多媒体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是我们不容质疑的,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其选择也是必然的。比如,在《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回放的录像来重现当时的场景,使同学感觉到形势的危急,人们的恐惧,使他们体会到“老汉”的镇定和自我牺牲的高尚品格。这样的方法既可以缩短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进行,而且可以使我们围绕课题更好地进行问题的探讨和探索。相比于我们的“裸口教”,即使有不烂之舌也要比老师的授课效果要好得多。
  三、授予学生良好学习方法
  “授鱼不如授渔”。但是实际上,我们许多老师都被解析课文的“宣讲式”所迷惑,以为只有说明白了,学生就会明白,而且不需要时间和操作上的实践。但是我们发现,教师完成了教的任务学生又完成了学的任务,达到了学习目标吗?在“以学测教”的时代,要想有效地提升教育效能,不仅要重视教的内容,还要重视学的成效。不能为了省力,就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若我们教学还是“穿老鞓”,手持教材程式宣科,依据其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分段分层、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剖析其创作特点作罗列性的教学实施,那这样的教法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是典型的知识搬运教法。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虽对作品有所理解,学生所得而非他们自己的阅读实践而获。这种所获的教育意义不能持久,只能通过强化来促进,本来该轻松学的语文却成了学生“背上的稻草”,更谈不上什么愉悦体验了。其实,最有效率的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来探究而获取的知识才能最牢固和认知深刻,能够提高思维能力。而且深有体验,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记住。因此,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种高效的语言教学,必须要通过传授的学法来引起学生的自主学,直至自能学,实现“我会学”。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使我们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大幅提升。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实施有效教学一个重要追求就是要让学生自能学,不待教师教。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寻找的教学方法都是在围绕如何让学生愿学、能学、会学方面等方法。而习惯培养无疑是众多培养元素中的一个不可或缺。当然,能让学生学好语文的习惯很多也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是随着人们对此研究的深入对习惯培养的重点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在这儿我认为认真听课、作积累、乐于日记、勤于动笔等习惯的培养应加强。 
  总之,要想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育人就需要从传统做法上转变观念和创新教法。以上所提的实践方式,虽不能包罗万象,但我们可以以一种改革、求真务实的心态,立足于语言的本质,遵循新课程标准所引导的方向;相信这样可以提升课堂的效果,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和动脑的互动中迅速地得到有效的语文素养培养,进而提升他们语用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林,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黑河教育,2019年。
  [2]李艳玲,小学语文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年。
  • 【发布时间】2023/1/9 17:20:50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