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抓好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作者】 邓培兰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之江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生德育教育是研究生德育素质的重要领域之一。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好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将围绕初中生德育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步骤展开,探讨如何开展好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策略;实施步骤;培养;素质
  初中生阶段是青少年学习、锻炼、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是思想道德和品德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开展好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当前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注重的策略。
  1.策略一:科学的德育课程。
  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水平来制定适合学生的德育课程,达到科学、有序和自然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德育课程不仅应该着重强化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实现,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策略二:优质的德育教师。
  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也需要高素质的德育教师,德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成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度和趣味性。
  3.策略三:综合性的德育教育。
  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开展引导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思想、视野、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应该注重个性化德育教育,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策略四:亲情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德育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加强校外教育,让学生在校外感受社会的真实和复杂性。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和家庭负责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拓宽德育方式的渠道,让学生在家庭中手把手地受到家庭德育指导。
  5. 策略五:积极联合家长,构建教育网络。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家长在其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影响都非常大。但是,由于很多家长传统落伍观念根深蒂固,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家长还为自己的孩子灌输消极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效果不佳。因此,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交流,纠正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使家长能够认识到德育素质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观察和教育,从而将德育的有效性提升上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取得与学生家长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与家长不断的交流中探析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品行方面的要求,并善于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向家长介绍一些负面案例引起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对于班级中特殊学生的家长,教师可以利用电话、微信聊天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并保持有效沟通。 
  二、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步骤。
  1.建立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首先要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责任分工,邀请一些具体资深教育家与学者参与,组建学校级德育委员会,以此来方便平衡学校德育工作的推进。
  2.落实教师的素质提高计划。组建教师德育工作小组,每个德育工作小组成员负责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同时,德育工作小组应该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德育素质,不断拓宽教师的德育视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师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实施德育课程计划。将德育课程融入到各个课程之中,注重学科融合和学科德育,建立好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通过日常的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引导,加强学生的德育自觉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4.推广德育工作。确定德育推广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德育温馨提醒、家庭作业德育、特色德育讲座以及周教育安排等。这些推广活动应当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并有明确的目标。
  三、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估。
  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估对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工作的成效和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估方式可以有听觉测验、作业表现、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展开,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初中生德育素质养成关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教师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顺利地在初中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好班级的日常行为工作,积极联合家长,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德育水平有效提升上去。 
  参考文献:
  [1] 陈虹.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好家长,2017(32):206. [2]孙干生.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17(9):230.
  [3]曾文怡.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5):103-105
  • 【发布时间】2023/4/19 14:51:11
  • 【点击频次】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