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探究

 

【作者】 阿依努尔·吐尔逊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同时也能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不但能丰富课堂,也能将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加强学生的直观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部分专业教育技术设备和教育方式的支持下所开展的新型教育方式。将其与小学数学相融合,不仅可以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同时也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数学学习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科目,但因其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接受程度上会具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方式过于刻板单一,无法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学生的直观性,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改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加强。
  一、注重趣味性,交互融合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性,数学逻辑思维还有待加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生硬,不能很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切实的开发,也就不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注重趣味性的加强很是关键。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认识图形》为例,这当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视频教学。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动画视频,以动画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图形。比如,视频中,小动物们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森林大会。许多小动物都找来了椅子和桌子。这些椅子和桌子有圆形、正方形也有圆柱形。教师要把这些图形放在教学视频中重点讲解,更好地为学生的大脑中植入图形的概念。以这样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图形,不仅具备了趣味性,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了小学数学知识。第二,在线练习。在第一部分当中借助多媒体展开了动态教学,对学生进行了知识渗透。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次借助多媒体程序打造在线练习。比如,可以在屏幕上随机投放几个图形,然后让学生将图形拖拽到场景图片当中合适的位置。如,场景中缺少了椅子,而椅子的轮廓是圆形的,那么学生则要将圆形拖拽到合适的轮廓当中。如果认知正确则积一分,当所有的练习结束后,积分最高的学生则可以获得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在小学数学中融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注重了趣味性的融入,能更好的让二者交互融合,提升教学实效。
  二、注重互动性,加强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受众群体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才具备实效。教师要注重互动性,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最为重要的。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认识钟表》为例,教师可以运用3d投影技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得到知识的最大收益,才是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意义。这当中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投影互动。运用技术将钟表投影在墙上或其他位置,这样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也能更加细致的观察钟表,认识钟表。如,可以打造动态时钟,在投影当中,时钟是一直走动的。在走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试问学生,让学生指出其中的时针分针或秒针。动态的投影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也能更好地让学生参与互动。运用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二,投影游戏。在巩固学生的基础学习后,可以利用投影技术开展游戏教学。如,可以采取“猜时间”的游戏方式,两名学生一组,根据不同的投影图像,一名学生负责做形态,一名学生负责说时间。教师先投影到墙上让负责做形态的学生进行观察,另一名学生则要背对墙面站立。如果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那么正确的时间是8:00。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站立在投影中间用双臂充当时针和分针,负责猜时间的学生则要根据他双臂指向的数字说出正确时间。这样不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数学教学,也加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也注重了互动性,改善了教学效率。
  三、注重兼容性,合理利用
  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既要兼顾课堂教学,也不可忽略课后学习,双重兼容,才能更好的推动学生的数学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性不仅能改善课堂教学,也能兼容课后学习,减轻学生的课后压力,加强学生的课后实效,共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保障才是最为关键的。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让学生掌握5以内的计算方法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但计算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难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且在课后学习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分心状况,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实效。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多样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既能收获学习效益,也能巩固知识,提升学习实效。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平台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环节和不同的学习内容。例如闯关环节、数字填空等。其中的闯关环节,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类似大富翁游戏的闯关机制,学生没做完一道计算题,就能获得一个闯关宝石,宝石集齐的越多,闯关的几率就越大。如,4+1=5,这样的单项算式可以获得一枚宝石,2+2+1=5这样的复合算式可以获得两枚宝石。以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进行大量的计算,且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度,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收获了乐趣。这其中,如果学生的计算出现失误,平台也会及时指正,引导学生进行更改,直到正确为止。这样既兼容了数学知识,也运用了现代教育计算,对其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利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并且合理应用,有效规划,要让其成为小学数学的有效助力,切实改善整体数学教学效率。在如今现代教育环节改革的大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是大势所趋,也是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秦楠.小学数学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1(28):3.
  [2]张福珍.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融合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 2016,000(024):298.
  • 【发布时间】2023/3/8 15:55:26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