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情境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俞美娣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洑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应随之变化,其中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内容都有非常大的变化。所以,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时,老师们越来越多的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还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素养。本文就情境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获得更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心理健康;小学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开始集体生活与学习的阶段,只有在小学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才会更好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厌学,自大,自卑等。所以,小学老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小学生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认真学习。与此同时,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习内容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优良的教学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加经验,且从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一、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但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学并不注重,心理老师也很少,而且很多心理老师是兼职,并不是专业的老师,甚至有的心理老师根本没有教学资格。兼职的心理老师还在带其他科目,没有很多时间和充足的精力去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是很了解。除此之外,小学心理老师接受的培训很少,对情境教学法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很多老师都放在重点考试科目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太大的重视。但是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才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2 学校缺乏教育资源
  目前很多小学没有相应的心理辅导室,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就连最基本的心理老师也部分是兼职老师。很多小学的心理老师对开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不满意,而且发现学生也没有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在心理课上写别的科目作业,这些现象的出现足以说明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除此之外,很多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老师并没有接受更多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学校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非常少。
  1.3 老师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合理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新,运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部分小学把思想品德课当成心理健康课来上,而且教学方法单一老套,只对学生进行口头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积极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反还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的小学心理老师会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上课用,不加入任何自己的创新,还有的老师上课只采用小组讨论和播放图片以及视频的教学方式,而且每节课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这样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怎么能有效果呢?答案显然是不能的。
  二、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策略
  2.1 加入表演活动,开展情境教学
  小学心理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开展表演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老师组织开展以“谢谢您”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己分配角色,可以扮演老师、爸爸妈妈等,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真实情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各方面的潜能,相互探讨、沟通,编排相关内容的节目进行表演,并且老师要及时奖励表演的最好的小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中。在角色情境中,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学会理解家长和老师,在情境教学的作用下,逐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优良品质。
  2.2 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
  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心理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来教授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比如,老师开展以主题为“做情绪的小主人”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和情绪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等,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然后,老师可以据此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相互探讨交流,并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进而更好的融入课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改善教学方式,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高兴,难过,愤怒”等情绪,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影响,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2.3 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开展情境教学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材都是图文并茂的,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在描述图片和问答过程中,巧妙开展情境教学,顺利导出相关课程内容,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较深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积极融入到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例如,以开展“听一听,看一看”开展心理教学活动,老师运用情境教学,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老师可以根据课本插图以及相关教学内容,为学生模拟真实化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插图内容,在理解了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之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素养。
  三、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改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方式,所以,小学心理老师应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知识,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淑红.情景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32):77.DOI:10.16550/j.cnki.2095-9214.2016.32.056.
  [2]孔佳鑫.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22.DOI:10.27760/d.cnki.gjlxy.2022.000039.
  [3]梁艳.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8(04):267.
  • 【发布时间】2023/3/8 16:08:32
  • 【点击频次】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