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提质教学实现的有效实践

 

【作者】 陈 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万隆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欲达到提质教学就必须在“三活课堂”理念引领下有效实践应用信息技术来助力。本文从创设激趣情境、快速化解知识难点和培养学生个性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提质教学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提质教学;助力;实现
  在聚焦课堂要质量的“三活课堂”创建中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提质教学,主要体现在图形、文字、声音和影像等在创新呈现知识手段方面具有传统不可比的优点,可以将讲授时无法解释清楚的知识而通过其特定的方式——以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简练的演示而表达出来,通过适时的交互和即时的有效反馈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一目了然,成为一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直观教学实施,提高了课堂育人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知识习得的困难,又可以提高教学速度,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发现与建构的快乐。而且,这样的实施还有助于我们教者助力学生“知其所以然”。接下来,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和课改推进等实践探论一下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提质教学实现的有效实践。
  一、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可助力激趣情境的创设
  在落实“三活课堂”“活力再现”效果中我们常常以激趣情境创设来实现,通过设法使学生在兴趣激发下有强烈的“我要学”兴趣生成。为此,执教者可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情境的趣味浓度,在内容和方式上尽可能有诱人积极学的趣味。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介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视听盛宴,让教与学的过程在音画同步呈现中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这样再加上动静结合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现行入课堂的信息技术以智能教学一体机这种多媒体技术为主,它具有声、光、形的综合作用,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可以在画面上滚动、闪烁、重复;通过对颜色和声音的改变,使其产生一种新颖的、刺激性的视听冲击感。比如,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媒体介质进行新课内容的导入,为突出趣味浓度我们可以将情境中的角色安排为小鸡、小猫、小狗,使之举着2.3、2.300、2.3000三个数字牌,参与到“比大小”的竞赛情景中。过程中三个角色为比大小争论不休,要我们小朋友扮演裁判而分胜败。这样实施既打破了以往教学时间、空间、地域的局限,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动画卡通创设激趣情境,使学生的各种求新求动的需求感都得到了满足,从而实现了提质教学的目的。
  二、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可助力快速化解知识难点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很抽象、很有逻辑、强化思维运转的科学,在正当直觉思维的小学生看来,这就有点把他们排挡在门外的味道了。而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提质教学的实现,就要把抽象转化为直觉,减少学习困难,就成为了我们应用于此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家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获得“新课标”要求的“四基”,还要懂得应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实现“四能”效果,掌握数学的基本关系和思想,培养一定的方法应用和技能创造的反哺实践能力。但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却成为了他们前进的障碍。但是有了信息技术这样先进科技的辅助,作为执教的我们可以迅速地使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认知要点,并能顺利地完成对学有困难的知识的掌握。由于儿童空间想象力受限,几何学知识很多学生感到难度较大,尤其是公式推导。在过去,我们通常都会在课堂上通过粉笔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来让孩子感知认识,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耗时伤神,还需要时间和精力。同时,因为图画展示的不连续,使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难以正确地领会这些公式表达的具体意义。比如,在初识立体图形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能说出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什么不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很具难度,即使利用实物做演示也会有认知困难的,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实施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呈现出来,使其转动,从而使其能够看到其变化,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猜测是从哪个方位转换过来的。这样实施形象逼真,老师也易于解释,学生也便于理解。
  三、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可助力学生个性培养
  提质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充分发展。所谓的“发展”,不仅仅是习得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即发展个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实施中,学习的主要凭借是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子。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问、协作、交流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着很大的限制,缺少学习工具和工具意识使他们很难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数学技能发展反哺生活的创造力。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施就可以弥补这些缺陷而为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认知工具,在增强工具意识的同时也使他们得以展现自己的人格。比如,在“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首先让同学进行协作式的学习,通过全面的剖析,使他们对“轴对称”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设疑启发他们思考如何来绘制轴对称的图形?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强化“轴对称”理解,又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增强其对数学的兴趣,实现了既培养个性又教学提质的效果。
  简而言之,运用现代定制的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提质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在创造数学环境、化解教学难点的同时实现活用教法,又可以引进素材丰富练法实现“活化资源”,更利于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主体性的同时还利于“三活课堂”的创建形成,更可以很好地体现出知识的发现与理解让我们实现数学育人的提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
  [2]高晓凤,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7年。
  • 【发布时间】2023/3/8 16:13:26
  • 【点击频次】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