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美术活动在学前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实践

 

【作者】 李 翠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学前幼儿教育中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育人作用在促进幼儿发展中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本文探讨了运用美术活动促进幼儿绘画兴趣、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等方面发展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活动;实践;有效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肩负着培养幼儿艺术基础和美感能力的任务。我们身为一名学前幼儿老师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儿童都具备一定美术实践能力和欣赏艺术的素养就成为我们应重点研讨并探索实践的课题。在全面推进“五育合一”课改当前强化美术活动的创新开展可以说对幼儿未来的美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奠基作用。我们儿童心理学中了解到,儿童对艺术的爱好是通过欣赏和画画而产生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是我们开展学前幼儿美术活动和抓好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我们始终将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美术活动教学应用的第一目标,以让他们在我们精心设计的美术活动教学中能获得更有意义和温度和快乐成长。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和同行的交流所获,对如何开展美术活动以提高幼儿艺术水平以及用此使之得到发展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运用美术活动能促进幼儿绘画兴趣提升
  在学前幼儿教育中充分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意义和作用的正确做法就是强化幼儿兴趣培养,我们可以说兴趣是培养儿童艺术素养的最佳老师。儿童对于艺术的兴趣不在于认识,而在于情感,也就是建立在直观的图像基础上的“我要学”。这些图像会直接引起他们对美术活动或美术作品产生兴趣和爱好。所以,在学前幼儿艺术教育中,我们所开展的美术活动应该从一开始就用直观的媒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改变图像的内容、光影、深浅等变化来促进幼儿感知,加强对他们视觉感知的“诱惑”,提高感知吸引力,使他们在五颜六色的视觉感中感知美、欣赏美和体验美,从而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进而在活动中达到有“我想画”的创作欲望生成的促进效果。
  二、运用美术活动能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发展
  美术乃视觉艺术,美术活动就是通过一种活动载体将可视化的艺术整合其中的观察实践。也就是说,美术活动是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得到培养的有效载体。所以,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就可运用美术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观察和学习,这不但可以为他们进行绘画提供的素材,让他们获取到观察对象更多的的结构细节信息,还能为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所以,在美术活动展开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幼儿观察兴趣提高他们观察有效度,使其在观察中更好的认识美。在传统幼儿“五大领域”实践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说教现象,导致很多教师在促进幼儿发展中仍然采用主宰式做法,忽略对儿童主体性发挥。体现在美术活动就是忽视幼儿的主体观察,造成了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还是无法认真地去看一样东西或者观察一件事物。观察是认知的必要之径,在我们意识到了观察的重要意义后,我们应该教会孩子观察的方式,引导他们在观察中要注意讲究顺序和抓住要点观察。如此一来,就可以在活动中有目标地观察一件东西了。基于此,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带着观察要求走进现实,进入大自然,亲身经历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观察体验,用不同的感觉来进行更好的感知。在这种“走自然”活动教育中,我们可以将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体验与实际的观察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说一说、画一画,更能将观察结果应用起来。这样的美术活动在激发幼儿热爱生活和增强他们美术实践兴趣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
  三、运用美术活动能促进幼儿创造思维萌芽
  发展创造思维和培育创新意识是任何学段教育都必担当的一项重大责任。而学前幼儿教育时期强化幼儿创造思维萌芽就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一个重要奠基教育平台的幼儿以及美术活动这样的素质教育载体,强化创造思维萌芽更是不可推脱。所以,在美术活动运用时我们就要有加强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的理念思想,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凸显美术学科以及活动自身的优势,点燃幼儿创造思维,让他们敢想敢思,能大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思考。我们知道,艺术的可视化给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丰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艺术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性,引导幼儿以美术活动中的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我们并不需要追求他们的创作有多栩栩如生,质量有多好,但要注重过程和思维培养,让他们在过程产生美术实践的兴趣和增强信心。为此,我们必须:
  (一)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活动,贵在引导得力。而对于美术创造,则需要方法授予。在实践中对要创造的东西就必须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去观赏自然美景,同时还要将观、听、想、找、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观察的焦点放在对事物的基本形态、结构、色彩、大小等基本信息上,在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展开说和画。这样在他们的作品创造中就可获得必需的资料作基础。
  (二)必要时加以讲解。在美术活动中,必要的辅导不可少。如果他们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老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方法指导,用耐心、激励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不气馁,敢于在创造中勇敢地克服困难并增强创作信心,这样他们的创造思维在萌芽中就可获得更多呵护式的营养。
  总之,作为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活动的有效实践能促进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和开展美术活动,使其更好地助力幼儿在绘画兴趣、观察活动、创造思维等方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曾小灵,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J].学周日刊,2020年。
  [2]郑下平,幼儿美术教学开展的有效作用探究素质教育[J].读与写,2019年。
  • 【发布时间】2023/3/8 16:18:52
  • 【点击频次】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