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习作

 

【作者】 王孟云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习作是小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充分展示的平台,同时又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心里感到畏惧。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即做人”。不要忽略思想教育的激勵功能,不要小视思想滋润的内化作用,不要忽视正面教育的催化效应。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学作文,先学做人。教师要通过班级集体教育,点燃积极向上之火,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习作智慧之树要靠教师精心培育,习作之花才会灿烂盛开。
  关键词:习作;引导;激发;善用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状况,想要提升习作水平,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学生学习生涯的初阶段就开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怎样锻炼写作能力呢?单单将语文书本教材的知识学习明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读书、多聆听、多感受。如果学生的内心和脑袋里没有东西,那么他自然也写不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不断创新的方法,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写作。本文对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指导方法。
  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指导学生用事实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习作教学时渗透并教会学生用自己善于发现的双眼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主要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精心地创设情景,有话可说,有物可言一-让学生想写,“用我手写我心”。在教学中,课堂中的即兴作文是最易激起学生习作欲望,教师要善于抓住突发事件的瞬间。如:一个无比平常的课前三分钟,最吸引人眼球的。淘气包邓焱斌同学居然不在座位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他的去向,直到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教室门口,于是我让大家观察他的表情动作,揣摩他的心理;再了解他和好朋友廖志雄之间的突发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他俩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写下来。于是,一篇篇妙趣横生的习作呈现在我的眼前。每一篇习作的内容都那么具体生动,字里行间还透露着直切的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视野里,只要抓住机会认真观察,在习作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兴趣,就会觉得习作并不难。
  二、“厚积”才能“薄发”,课堂教学要注意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基础技巧一样需要积累。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完成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
  1.课文积累
  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重视课本本身。许多精读篇都要求学生背诵,有的其至要求默写。因为,这个过程中,学生口以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可以在写作时运用已掌握的好词佳句作为习作画龙点睛之笔,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生活积累
  写日记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做的一件事情。通过日记,学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在慢慢地练笔中找到写作的乐趣,也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更谈不上领悟运用,回忆一下我们一般习作指导流程,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不难发现,这种流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而削弱学生的主体,从“审题”到“表达技巧”都是教师在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指导能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接受吗?这样的习作指导的针对性何在?——怎能完成根据教参与以往教学其它学生的经验,指导学生去进行这本创造性极强的习作呢?从审题到选材,其至如何表达,都被我们“辛苦”的教师所代替,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学校接触到题目后,还没有来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时”作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习作时都努力体现教者的思路,表达出教者的理解,导致学生习作“千篇一律”,而学生创造性地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能不怕吗?学得能不累吗?对习作能感兴趣吗?
  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一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白由的环境中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的学定教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这样“从学生中来”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当然,这样指导下,学生的习作,绝不会千篇一律。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需要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巧积索的同时,更应该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操练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审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 【发布时间】2023/3/8 16:21:38
  • 【点击频次】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