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技巧

 

【作者】 张 静 罗小芳 曌 磊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活化教学实施有利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这样的处理与实施的技巧就在于课堂各个环节都能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本文通过结合现实趣味导入、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和联系现实及时运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技巧
  数学源于生活是大家共知的事,实施生活化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应有的思想和行动方法,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特别是中小学数学教育往往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比较高,教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而不再单单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一来,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会感到亲切、真实,同时,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现实趣味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
  我先导入教学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时板书出来。然后我指着教室门口的墙上的一个脚印问大家:“同学们,大家知道墙上的脚印是谁踢的吗?”
  大家都说不知道。
  我说:“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今天就由我来破案好不好啊?”
  大家的热情一下子就起来了。我拿起教尺走到墙边量了一下,然后再黑板上写下来23×7=161。
  并对大家说:“同学们,我已经知道是谁了。
  同学们都张大了眼睛。
  “161cm的身高,我们班是谁?”
  大家都把目光移向坐在左后一排的一个高个子同学,那位同学验红了。
  我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之所以能破案,就是因为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比例知识,比如一个人的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7,我量出脚印的长度就能算出他的身高。同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比例知识,比如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比例知识好不好啊?”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这节课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景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选出2位同学,在教室进行演示,并让同学们进行计时,通过这些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也便于他们此后遇到这些情况时脑海中有这样的一种形象。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就尽力为学生提供条件,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模拟售货员和顾客,帮助他们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现实及时运用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比如,我在教学“统计”这节时,正好遇上学校的校运会正在举行,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校运会各年级的夺奖情况,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统计,每组可以选择或者自已设计喜欢的统计方法,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盘然,出奇的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用黄色、银灰色、橘色来统计:有的则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三种奖牌有的更加会动脑筋,将几年中的金牌数表示在方格纸上,并用线连起来,得出金牌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做题,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仪锻炼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景萍,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基础教育,2019年。
  [2]张信春,基于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9年。
  • 【发布时间】2023/3/8 16:22:54
  • 【点击频次】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