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任务驱动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作者】 王 维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龙孔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僵化、课堂氛围沉闷乏味、作业实践纸上操作多、课堂效率持续低下等问题我们就可利用任务驱动策略来实施。本文从任务设计、情境抛出、减少探究约束、重视任务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任务驱动策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策略;实施;有效
  随着科技发展,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各方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既是人才的来源地也其素质提高的主阵地,丰富其育人内容拓宽其育人渠道就成为当下学校应时代之命的必然走向。而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的信息化素养又是新时代下学生获得生存竞争的必备技能,是学生走向社会、成为IT人才的必不可缺。为此,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育人有效性就成我们信息技术学科老师当下的必然追求。而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受到“教以应试”的中考影响仍然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在优教增质方面,出现了教学形式单一僵化、课堂氛围沉闷乏味、作业实践纸上操作多、课堂效率持续低下等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或优化,以提升自我承担的信息技术教学走向持续有效的优教征程中。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双主双优”课改和“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探究出了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为我们心想事成助力。接下来,我以实践聊聊任务驱动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一、科学设计任务,创设情境抛出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信息技术教学比其他学科教学更容易获得多种手段和生动表现形式的支持惠及,而且更利于初中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这些心理特点的满足,更容易激发学生主体性增长学习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备课设计环节中,合理地进行任务设计,对于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务设计只是任务驱动策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任务抛出才是我们获得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必要讲究。对于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们可以在围绕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多作趣味设计和情境创设,让学生受情境激励而不得不去探索任务实现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这样的任务抛出由于得到了学生强烈兴趣的支持,自然就获得了良好市场——引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到Excel表格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可以在导入环节抛出让同学们利用Excel来构建一份详尽的分数表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每一门学科的最近一次成绩作为数据进行分析。大家知道,现行学科学习成绩都是通过阿拉伯数字来表现的,如果将每一门学科的得分按照顺序排列在一起,就可以很直接的反应出问题所在。而以任务方式来促进学生分析,它不仅可以调动同学们对信息科技的持续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偏科问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减少任务约束,激励自主探究
  一个合理的作业设计和一个科学的任务抛出在优教增质目标达成中都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主观性的东西,这样就会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有时老师的主观性过强,过多的采用强制性语言进行任务布置,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解决任务的兴趣造成损害。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同学课上懂、课下糊涂的现象,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在进行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就处在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内化的状况中。而我们的老师也仅仅是单纯地进行讲解和任务布置,却没有与他们对任务落实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所以当他们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对他们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调用,导致任务解决受阻。在任务驱动策略实施中我们要减少老师的主观性多一些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能在任务驱动下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而不是处处受着任务牵,为任务而任务。在任务探究完成中,我们老师还要多用激励的声音去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探究动力,让他们乐于任务完成。例如,对于Word中表格学习,这虽然不多,但生活中有的时候也常会将表格插到 word文件里,还会对里面的单位格进行设定甚至简单的数据计算。由于一些同学是初学者,对这些比较难的任务解决可能就会常常遭遇失败,动力生成受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激励,让他们能够在自我探索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感受到任务解决而致成功感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
  三、重视任务评价,提升实践兴趣
  人不激不励。重视任务评价而老师要做的就是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他们收获成功感所需要的平台。只有老师站在正确的位置,和同学们进行公平的沟通和评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变成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升学生实践兴趣的必要基础。在任务驱动策略实施中即便是事先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很难保证在课堂上不会发生任何差错,或是在课堂上发生了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会对课堂上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每次的课堂活动中都要记下自己所做的任务布置和细节安排。在评价结果时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学生任务完成表现给予科学的评价,而且兼顾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评估。这样的评价实施才会更有助于学生收获成功感和提升实践兴趣。如运用PPT设计动画演示,我们布置的任务不能只看结果质量的高低,要注意细节,每个闪光做法都值得老师为他们送去点赞的声音。
  总之,任务驱动策略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走向优教、实现增质的不可缺少的良好教法。在实践中只许我们创新路径,优化细节,不可少用,更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周梦雨,试论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年。
  [2]陈红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年。
  • 【发布时间】2023/4/10 11:07:47
  • 【点击频次】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