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验式教学法在数学优教增质中的运用

 

【作者】 曌 磊 张 静 罗小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验式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体验为主,让学生获得发展。在数学优教增质中,体验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论述该教学法在数学优教增质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法; 优教增质;运用
  体验式教学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的一种有效有效方法,运用在数学课堂中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和用心体会。这样的方法更利于学生学生成为主人而参加到学习中。传统教学常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成为配角和容器。这样的教与学显然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学习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对数学学习的枯燥和无奈。在全面倡导学生主体理念的“双主双优”课改中体验式教学法得到了倡导和热衷。而且,为我们优教增质教学预期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便捷。接下来我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谈谈该方法的教学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及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而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
  (二)实践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实践中体悟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合理使用体验式教学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三)情境性。体验是关于对象的体验,体验对象与主体同时“在场”直接体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习者通过实践获得具体经验,在新情境中检验经验,并能在新情境的情境中应用经验。
  (四)亲历性。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者要作为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因素亲身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亲身经历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从而感悟知识的真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尽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充分互动、沟通、帮助、讨论的机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未知的过程,让学生去亲身经历,重演知识发现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在优教增质中运用的操作
  (一)创设情境。情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起到刺激作用,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并能够从情境当中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对情境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谈出自己的感觉,继而为课堂的学习提供经验与体验、情感和知识的准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后将自己在创设情境之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知识点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创设有利于知识点学习的情境,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二)强化实践。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知识主要分为发生式概念和属差式概念两类。“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的主动实践活动。”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这是现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
  (三)交流互动。通过分组学习,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想法的条件,比起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枯燥无味,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更增加了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彼此意见认知的互相交流,彼此所得到的信息一经整合便是一大部分该章节的学习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师生关系的培养也带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当你喜欢一个集体,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你还会不努力做出成绩以它为荣吗?一段时间过后,或许你会发现学习成绩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间提高了,与班集体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了,心态也越来越好了,学习也轻松了,再也不会提到学习就头痛。
  (四)深挖教材。体验式教学要求老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而教材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便于了解学生逻辑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一种有效工具,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应该也要根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进行。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要实现优教增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广泛性和重要性,实施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体验,强化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践行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理念,通过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维探究、互助交流、分享体验、解决问题等,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小学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学生思维体验、合作体验、交流体验与应用体验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技巧。
  参考文献:
  [1]杨建国,论体验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实践[J].中小学教育,2019年。
  [2]桂晓清,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

  • 【发布时间】2023/4/10 11:13:13
  • 【点击频次】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