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李瑞杰

【机构】 新疆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掌握技巧、感悟思想、树立三观。小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对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指导不能局限于形式,停留在表面,而应该营造出良好的吟诵氛围,传递出诗词最真挚的情感,让学生学会吟诵、理解语言、感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古诗词;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古诗词吟诵方面教学力度较小,普遍都以教师先范读、然后学生自己朗读的形式开展,过程较为简单,诵读环节比较松散,不成章法,还有不少教师要求学生以背诵古诗词为主,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考查学生背诵默写能力上,忽视了对诗词核心情感的剖析,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浮于表面,成为空谈,这些问题一直阻碍着古诗词诵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学校对古诗词吟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教学形式、教学技巧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优化与创新,教师研读古诗词,理解其中奥义,并毫无保留的将语文知识、吟诵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感受到古人们细腻又真挚的情感,促进小学生文化修养大幅提升。
  1、理解创作背景,增强情感共鸣
  古诗词是先人们智慧思想的结晶、真挚情感的浓缩,其字里行间都表达着诗人、词人最真实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吟诵中充满感情与激情,首先要让学生与诗人之间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与诗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古诗词创作背景、诗人人生经历的讲解,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吟诵前打下情感基础,在吟诵中抒发出饱满的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古诗词吟诵效果。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知晓古诗的创作背景,《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早年因受人诬陷而被罢官,这首诗正是王之涣弃官还乡、访友漫游时所作,代入古诗背景,学生们看到了一个豁达、积极的诗人形象,感受到诗人在登高望远中的博大胸襟,再加上这首诗创作时期是盛唐,盛唐文人风采一目了然,从而形成了自己对古诗的情感,在自我思想的推动下,学生们与诗人思想相融合,在吟诵中增添了丰富且深邃的情感,最终达到古诗词吟诵的超高水准。
  2、理解诗词语言,增强文化感悟
  古诗词是历史留下的文化宝藏,思想上令人深省,语言上字字珠玑,教师在引导学生吟诵古诗词时,不能单纯的让学生会读就行,更重要的是理解,理解诗人的深厚情感,理解字词的精妙绝伦,在字斟句酌中惊叹文化之魅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古诗词,真正的学会吟诵古诗词。在讲授古诗词时,教师在古诗词吟诵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的环节,让学生熟悉古诗词的时代背景,理解字词的含义,对不认识的字做到提前查字典,积累词语等知识。接着,教师应该加强对古诗词的赏析教学,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一字一句斟酌、推敲,感悟出诗人对某个词、某个字的精妙用意。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吟诵《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先让学生们预习古诗,然后在反复吟诵中理解每一句,“生紫烟”的“生”、“挂前川”的“挂”在多次的吟诵后别有一番风味,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用的恰到好处。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吟诵中感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诗词学习水平。
  3、创设诗词情境,增强吟诵语感
  一个好的吟诵情境,能够营造出充满文化气息的吟诵氛围,进而让学生陶醉在古诗词中,浸润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促使学生对吟诵产生极大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必须运用一切有效教学手段,创设出优美、生动、真实的古诗词吟诵情境,让小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以视频、音频等形式丰富吟诵活动。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吟诵《夜宿山寺》时,可以搭配上一段悠扬配乐,如古筝轻音乐,就十分契合这首古诗的吟诵旋律。伴随着古筝声的起起落落,学生们抑扬顿挫的吟诵出古诗,沉浸在诗人的视角中,看到高耸的寺中楼宇、闪烁的满天繁星,逐渐放大了学生的情感,从而强化了古诗词教学的预期效果。
  4、鼓励全员互动,增强吟诵效率
  在吟诵古诗词时,还存着一些学生不会诵读、不敢开口等情况,为了提高班级整体语文水平,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与进步,教师必须着重留意这些比较沉默的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在班级中形成一股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吟诵比赛,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吟诵小组,鼓励全员参与比赛,带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以实现班级的共同进步,提高古诗词吟诵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吟诵古诗《咏柳》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划分小组,小组成员一起表演,在集体荣誉感的作用下,一些不愿开口、不敢吟诵的学生也纷纷参与,积极改变自己,完成一个个优秀的团体吟诵表演。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在吟诵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给表现优异的小组奖励,给表现欠佳的小组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收获到提升吟诵能力的宝贵经验,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能够享受吟诵带来的乐趣,享受古诗词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是吟诵教学的最佳素材,富有文化底蕴的诗词能够传递出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教师必须研读古诗词材料,引导学生在创作背景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在诗词语言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化,在生动的情境、友好的氛围中学会吟诵、爱上吟诵,这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收获到丰厚的古诗词知识,还给小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文化、浸润文化的机会,提升小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以及文化审美能力,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义兰.创新吟诵法教学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J].课外语文,2021(01):34-35.
  [2]马喜全.以吟诵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景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2020(20):129.
  • 【发布时间】2023/4/10 11:17:54
  • 【点击频次】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