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心理

 

【作者】 毕成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洪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行为比较散漫。这意味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看待学生的问题,充分挖掘和塑造学生的积极力量,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建立一个更加彰显人性和民主开放的班集体。针对这些问题,我将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
  关键词:班级;积极;管理;心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涉世未深,心智还不成熟,对于信息,不能正确辨别是非对错,很容易受人诱导。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引导者,其管理水平关系着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决定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向。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强化班级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与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除了各项科学的管理制度之外,也离不开班级班风潜移默化的熏陶。班会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能帮助学生对日常学习有全面的了解,在学生共同参与的班会互动中不断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助力良好班风的形成。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件,针对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具体事件带领学生进行班级内部讨论,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积极上进班风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根据地,根据地的环境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教室布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即有一种温馨快乐的感觉,并能够通过环境的积极暗示作用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安全意识、提升专业兴趣。虽然班级文化建设有诸多好处,但是这项任务的落实也让许多教师颇为为难,一方面是班级文化建设布置何种内容既能实现教育意义又能让学生喜欢,另一方面是如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教室布置这个小工程激发出对班级的热情,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文化墙”“手抄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由于教室布置元素和学生兴趣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参与到教室建设上来,整个教室布置实现了既定的专业、素养、安全、文化目标,又促进了班级团结,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建设。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
  三、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体现民主元素是培养学生公平、平等意识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机制的设计环节体现民主元素,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机制的设计和制定环节。让学生发表自身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以此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以较强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班级管理工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倡导赏识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赏识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赏识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 3-4 倍,因而在我们平时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赏识激励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被赏识。被赏识就会产生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从学生的闪光点寻找教育契机,刚接班的时候,孙同学是年级出了名的“不守纪律”,经常上课不进教室,无视老师的管理,被同学们孤立。接到班不久,第一次找他谈话,根本无法沟通,问他的问题都得不到回复。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个同学在这个班里被孤立,其实也挺可怜的。我下定决心帮助他,让他在这个班里能够找到归属感。为了更深入了解他,我来到他居住的地方,发现他家庭比较复杂,家长的溺爱和严格不对等,我和他的家长表明我管理的理念是构建幸福班集体,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能融入班集体,也希望孙同学能努力让每个同学都因为他的存在感到幸福。我跟他表明下周会举行一个主题为“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的班会课,希望有做出对班里有负面影响的,能够主动站出来为班里做好事。希望他也能支持我。班会课上,同学们很积极,很多同学主动认领了劳动任务。小李在我的眼神示意下也站起来了,简单说了几句:我最近迟到比较多,给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对此我感到抱歉,我就擦两周黑板吧。同学们一下子都惊呆了,顿时班里掌声一片。会后,我对他的做法表示肯定和赞赏。在接下来的管理过程中,我也会主动了解他的一些进步,并及时肯定和表扬。慢慢地,孙同学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表现越来越好。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打造班级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 2005,37(5):702-709.
  [2]黄冬梅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I1.基础教育研究,201208:55-56
  [3]叶红萍,陆伟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策略[J]职业教育2012,08:54-56
  • 【发布时间】2023/4/10 11:19:13
  • 【点击频次】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