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活动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初探

 

【作者】 杨 超

【机构】 四川省剑阁县鼓楼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职业意识启蒙主要在职业参与和体验,其阶段:一是想象性体验阶段;二是亲历性体验阶段;三是职业价值感悟阶段;四是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能力等发展阶段。《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基于此,结合我园园本课程《幼儿园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从环境创设主体角色选择、材料投放、创设体验馆等园内外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主题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环境。
  关键词:社会职业;角色体验;主题;环境创设
  学前阶段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不断地社会交往中得以实现的,幼儿对职业的意识,首先是对父母职业的模糊认识,其次是逐渐对各行各业有了表层的接触,通过角色体验形成职业的初步认知;再次是基于幼儿自我,开始萌发职业选择的意识。而环境创设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幼儿教育中承担着“隐性教育”的功效,同时对幼儿的社会职业角色认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环境创设应立足于主题鲜明,源于幼儿认知、兴趣,回归幼儿
  由于各班幼儿年龄段的不同,孩子们职业角色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如托班幼儿对父母这一职业特别熟悉,为幼儿提供体验的机会和基于幼儿的兴趣,特设置“娃娃家”,大环境创设主要用粉色、低矮实体家具等体现“家”的温馨;中班幼儿很崇拜“医生”、“警察”,敬畏他们的“厉害”,迫切期望让他们作为自己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对象。在大环境创设上把握住公安局和医院的主要特征,同时更加紧扣幼儿生活,如取名上尊重幼儿认知:本地(幼儿园名)地名+医院(公安局)或者其它;大班幼儿的观察力、社会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规则意识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超市、银行等工作人员更加吸引他们,同时也积极参与体验,并有较强的的规则意识,所以在大环境创设上要把握真实性、规则性、自主性,教师切记主导太多,让孩子主动积极参与职业角色体验环境创设中来。
  二、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紧扣角色体验需要,体现班本特色
  基于幼儿兴趣、认知,各班幼儿自主投票选择的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对象具有班级独特性,各班所选择的对象不同,在环境创设上就更加需要紧扣角色,遵循角色体验需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予以投放不同结构的材料。如:托班的“娃娃家”,主要投放妈妈小围裙、爸爸小领结、软垫、粉色系门帘、毛绒玩具、触摸墙、小餐具、帐篷、玩具车、摇椅、小推车、小木马、小串灯、照片墙、布艺小沙发、小床、低矮的小家具等。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体验游戏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一是,正确处理设施设备和材料提供的关系,在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同时注重幼儿体验材料的提供;二是,紧抓体验材料的开放性,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对于材料的提供可以用一种通俗的话来描述,体验材料越少,幼儿需要教师组织的机会就越多,幼儿主体地位体现的机会也就越少,容易造成一种不良循环。三是,避免体验材料的单一性,除了常见的体验材料外,更多的需要师幼共同去发现幼儿喜欢的材料,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
  三、环境创设范围广而紧贴幼儿生活,适应幼儿最近发展区
  幼儿要进行角色体验活动,除了有相关的知识认知和可以操作的材料外,还必须具备幼儿社会职业角色体验的场所、机会和条件。一是幼儿园各班创设班级角色体验区角,为幼儿提供最近发展区,并确保区角活动开展时间足够充分,做到一周至少3次角色体验区角活动;二是幼儿的角色体验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在园内,还包括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职业场所,实地观摩、尝试、实践。如:幼儿不仅在班级角色体验区角体验当理发师,为幼儿及教师服务,同时到实体理发店为爸爸、妈妈等家人洗发、吹发、简单理发等真实性操作。
  四、环境创设更应体现孩子成长轨迹的过程
  幼儿的社会角色体验活动成长轨迹应多运用绘画、符号等表征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一事物的感知,也就是说幼儿自己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可以是美术作品、也可以是故事画;更可以是教师对幼儿作品叠加(全部)过渡到提炼精华(精品),还可以是提升儿童经验的方式(教师的指导)予以呈现。作品的呈现可以是在主题墙、家园联系栏、情景化的主题背景里等。如:“小司机”的主题墙可以有幼儿绘画表征的“我认识的车、乘车安全、交通规则、汽车构造”;家园联系栏里可以有幼儿调查表以图案呈现“爸爸妈妈喜欢开的车”等。环境创设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精美”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一是,切忌较多地从成人角度出发,成人视平线的高度、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精致、漂亮的“镜框”装饰等方面考虑,?而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的过程记录。二是,不应对幼儿的手工、操作材料等“作品”看不上眼(太简单、太乱、太可笑),更不应该采取择“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这个优仅仅局限于教师认为较好的幼儿作品——教师标准),其实最值得推崇的是教师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完善。加工修饰完善的方法众多: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创意组合法;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门、窗、角落、栏杆等空间位置对比择优法;吊、贴、摆等放置方式变化法等。总之,环境创设无论是哪种记录、表达方式,它都是呈现的是儿童当下的学习体验过程,每一次活动、每一步成长、让幼儿社会职业角色体验活动看得见。
  五、职业体验馆的创建为幼儿社会职业体验和社会性发展锦上添花
  无论是幼儿园的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区角,还是社会职业实体场所,它们都仅仅只能满足于幼儿对单一职业的认知、理解,基于此,我们特创设了“社会职业体验馆”,它是集“娃娃家、银行、公安局、美容美发、医院、餐厅、4S店、服装厂”于一身的“鼓楼时尚街区”。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幼儿职业体验活动一览表















  根据各班教室主题角色体验区,在体验馆里建立对应的主题角色体验街区。在这整个街区,各班幼儿的社会角色体验活动,由最初的一个街区、到后来的的两个街区、再延伸到所有街区。在不同的环境创设中,幼儿社会职业的角色体验活动的阶段性尤为明显。初级阶段:体验馆里结对街区的交换和轮流玩耍其他街区的活动,此阶段教师作指导者,让幼儿熟悉不同的社会职业角色,为幼儿进行社会职业体验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中级阶段:自主选择、自由体验,教师作陪伴者,幼儿根据已有的角色体验知识和现阶段的环境布置、材料提供(标识、规则等),在不违背体验馆公约的情境下自主、自由进行社会职业角色体验活动。高级阶段:教师只做观察者,幼儿们自主探索规则变化、自主添加材料、自己作体验馆的主人,创新环境,创意活动。
  总之,幼儿社会职业角色体验活动是幼儿自主、自发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教师切记过多的干预,而是基于儿童立场创设各种环境,让幼儿能接触到园所的每一片土地,每一寸空间、每一面墙、每一件材料等,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有环境可依,有材料可做,有场所可验。
  参考文献:
  [1]陈琳,小小职业体验馆——“指南背景”下的角色游戏尝试[J]教育探究(1)
  [2]肖婷,幼儿职业角色体验式学习:意义、问题与策略——基于情景学习理论视角。[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9第9期
  [3]李全华《幼儿园环境创设》[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02
  [4]桑德拉.邓肯、乔迪.马丁、萨利.豪伊《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马燕、马希武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康丹,《幼儿园探究性环境创设——让孩子成为热情主动的学习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23/4/10 11:20:40
  • 【点击频次】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