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英语开放性学习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不断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尽管如此,对于教育改革的呼声一直存在,尤其是对于教学模式的改进。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着重论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英语教学的模式,以实现素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普及。
关键词:主体作用;开放性学习;素质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主渠道。多年来,外语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考试指挥棒的指导下,一直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自主性;重语言形式,轻交际能力;重学科本位,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外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低下,往往是外语语法条文背得滚瓜烂熟,实际运用当中却句不得法,词不达意,更是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于学生的外语知识面狭窄,且死记硬背,所以应用能力差,更谈不上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了。
自主性学习思想突出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在做中学,形成学生的自我建构。自主性学习具有主体性(人文性)、开放性、问题性和过程性(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在完成任务(课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分工合作。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这是英语课程的基本性质。开放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体现了英语课程性质的要求。
一、开放性学习的内容
开放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开放性学习强调的知识,不限于书本知识,尤其不是仅仅由基本教科书规定的知识。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英语学科知识。这是因为今天学生所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出某一学科的范围。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是关于生活、社会,还是自然的知识,只要需要就应该用上。在探究学习中,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二、实现学生开放性学习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交际能力的形成,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特点。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可采用Pairwork,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组织形式。Pairwork的优势在于它让学生参与,变被动为主动。目前,英语课堂里我们常见的讨论话题常停留在“How...”“Where...”等问题的设置上,是老师让学生讲,而不是学生自己要讲。问题的答案常常是封闭式的,不开放的,要求学生求同而不是求异。所以,开放式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Discussion。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便于学生进行辩论。它要注意四个方面:便于学生投入、有话要说、组织有序和有竞争。
传统教学的调控者是教师。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学生围绕教师的预设来进行活动。知识在教师的预设中逐步呈现,最后完成教学任务。而开放性学习要求英语教学的调控者是学生本身。
(二)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生,认为环境和教育不要谋略控制学生的发展方式,而只能提供给他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应信任学生的潜能可以在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发展;以真诚、坦率的态度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不能轻易给予学生有压抑性的批评;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反应,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责任。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能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让学生自由地完成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落实开放性,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英语、体会英语、学习英语,培养语感和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自由选择作业数量
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作业量上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灵活地选择家庭作业的数量。
2.自由选择作业内容
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侧重面各有不同,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形,选择不同的作业内容。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可自由地选择完成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
3.自由安排作业时间
我常设计这样的作业:“预习Unit 7,不能少于10分钟,如果觉得对自己有益,可以多花点时间。”“自己决定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坚持在你定下的时间内完成它。”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自主设计作业
传统教学中布置作业一向是教师特有的权力,而新课程关注的是每个学生全面、和谐、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所以,我们有时不妨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乐事。千姿百态的作业,随着学生自主性的释放而尽情展现出来,而这些在指定作业的情况下从未出现过。
三、结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种生搬硬套探索性学习的所谓一般步骤,不分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无视英语学科的特点及内在规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那样,开放性学习的优点就难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霍益萍,张人红.探索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课程教材教法,2000.11,(8―10).
[5]焦晓骏.论英语教学的建构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1―3).
关键词:主体作用;开放性学习;素质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主渠道。多年来,外语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考试指挥棒的指导下,一直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自主性;重语言形式,轻交际能力;重学科本位,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外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低下,往往是外语语法条文背得滚瓜烂熟,实际运用当中却句不得法,词不达意,更是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于学生的外语知识面狭窄,且死记硬背,所以应用能力差,更谈不上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了。
自主性学习思想突出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在做中学,形成学生的自我建构。自主性学习具有主体性(人文性)、开放性、问题性和过程性(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在完成任务(课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分工合作。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这是英语课程的基本性质。开放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体现了英语课程性质的要求。
一、开放性学习的内容
开放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开放性学习强调的知识,不限于书本知识,尤其不是仅仅由基本教科书规定的知识。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英语学科知识。这是因为今天学生所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出某一学科的范围。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是关于生活、社会,还是自然的知识,只要需要就应该用上。在探究学习中,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二、实现学生开放性学习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交际能力的形成,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特点。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可采用Pairwork,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组织形式。Pairwork的优势在于它让学生参与,变被动为主动。目前,英语课堂里我们常见的讨论话题常停留在“How...”“Where...”等问题的设置上,是老师让学生讲,而不是学生自己要讲。问题的答案常常是封闭式的,不开放的,要求学生求同而不是求异。所以,开放式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Discussion。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便于学生进行辩论。它要注意四个方面:便于学生投入、有话要说、组织有序和有竞争。
传统教学的调控者是教师。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学生围绕教师的预设来进行活动。知识在教师的预设中逐步呈现,最后完成教学任务。而开放性学习要求英语教学的调控者是学生本身。
(二)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生,认为环境和教育不要谋略控制学生的发展方式,而只能提供给他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应信任学生的潜能可以在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发展;以真诚、坦率的态度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不能轻易给予学生有压抑性的批评;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反应,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责任。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能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让学生自由地完成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落实开放性,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英语、体会英语、学习英语,培养语感和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自由选择作业数量
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作业量上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灵活地选择家庭作业的数量。
2.自由选择作业内容
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侧重面各有不同,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形,选择不同的作业内容。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可自由地选择完成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
3.自由安排作业时间
我常设计这样的作业:“预习Unit 7,不能少于10分钟,如果觉得对自己有益,可以多花点时间。”“自己决定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坚持在你定下的时间内完成它。”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自主设计作业
传统教学中布置作业一向是教师特有的权力,而新课程关注的是每个学生全面、和谐、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所以,我们有时不妨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乐事。千姿百态的作业,随着学生自主性的释放而尽情展现出来,而这些在指定作业的情况下从未出现过。
三、结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种生搬硬套探索性学习的所谓一般步骤,不分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无视英语学科的特点及内在规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那样,开放性学习的优点就难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霍益萍,张人红.探索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课程教材教法,2000.11,(8―10).
[5]焦晓骏.论英语教学的建构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1―3).
- 【发布时间】2023/4/10 11:24:22
- 【点击频次】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