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作者】 杨 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双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一堂课来说,好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导入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借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从这句话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有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一个精彩的入,会让教师很容易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方式;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我坚信,好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以最快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与此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我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谈:
  一、游戏导入法
  教育家说:“只管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比如:我在教学《称象》这篇课文时。就先准备好下列教具:一玻璃缸清水,一只玩具大象,一堆石子,一杆秤,一条玩具小船。在学生通过读课文后,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聪明的曹冲,动手做一做。《称象》涉及物理原理,学生光凭想象难以理解,采用游戏的形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把知识与动手操作、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必然深刻,效果非同寻常。
  二、直观演示法导入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道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地找到了答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种导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简笔画导入法
  简笔画导入法就是遇到有新意,学生感兴趣的课文题目,教师采用简笔画的方式,简单的几笔画出课文的题意。如教学丰子恺写的《白鹅》一课时,我用简笔画简单勾勒出一只引颈高歌的白鹅。孩子们异常兴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当中去,想象力和灵感被大大激发出来。
  四、猜谜语导入法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欲的调动者。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谜语又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他们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第一册语文《雨点儿》这课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语“玻璃丝,细又细,上接天,下接地。”再入我教《松鼠和松果》时,我让学生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再如我教《雪孩子》这文时,我说:“像盐他不咸,像糖他不甜,夏天没有冬天有。”这样谜语的导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起,自然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五、情感导入法
  人是讲感情的,有血有肉,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一些感情强烈的文章时,可采用情感导入法,用故事、诗歌、谜语、谈话、视频等多种形式把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或相关内容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描述,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文之间发生思想上的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更深的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应用情感导入法,就是要让学生动“情”,只有让学生动“情”了,才能走近作者,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和锻炼。例如我在教学《桥》这一课时,我先是用多媒体播放98抗洪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洪水的凶猛与无情,接着出示党支部书记老汉的图片,深情地向同学们介绍党支部书记老汉的英雄事迹,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然后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文中“雨大、洪水凶猛”的句子,从人们惊慌失措和老汉临危不乱、沉着指挥这些句子,感受老支部书记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以上是几种导入方法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教师还可以设计车更多的方法,如:歌曲导入法,笑话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等。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在看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一环节犹如一颗石子投在学生的心海里,激起层层涟漪,化作迷人的浪花。
  • 【发布时间】2023/4/10 11:44:46
  • 【点击频次】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