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主题阅读的实践策略

 

【作者】 帅文姬 康秋兰 蔡 超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主题阅读中欲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必须创新实践策略以践之,使其课本上的内容化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演,成为真正的赋能学生发展的语文实践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主题阅读;实践策略
  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指导。学生是具体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引导阅读文章后写感想和提问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及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采用这种方式既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检测出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兴趣爱好等。当文章阅读完毕之后,学生可提出问题,对文章中的重点和自己所喜好的段落进行注解,必要时可以自己寻找资料以便于补充、拓展。以上都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阅读检测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采取传统的检测形式,例如,出一些阅读试题要求学生作答,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同时也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化阅读为语文实践
  一是扮演“小导游”。在介绍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小朋友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来读懂课文。对于写景的课文,也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开展“当当小导游”活动。如,教学《望洞庭》、《泉城》、《九寨沟》这些课文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运用课外查找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编解说词,借助课件向其他同学介绍,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同学选择一个介绍的对象,引导学生编写导游词,按照课文内容和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介绍,然后进行“导游评比大赛”,并评选出最佳导游员;还可以开展收集资料补充课文、根据内容画一幅风景画等活动。这样,让学生在某种动力支持下更主动地、有意识地去研读课文,发挥想象,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其想象能力。
  二是开展课本剧。课本剧就是把学生学习的课文改编成戏剧,用真人来营造和表现课文中的环境、情节、人物,将课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的一种集教学和娱乐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排练课本剧能培养学生的想象、编排和语言创作、情感的协调表达能力。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牛郎织女》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一篇课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以多元的方式建立语言的形象、展现丰富的想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全面的信息、经历充分的体验。
  三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活动应该是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进行了一定量的朗读训练以后才能进行的,而且教师心中应该有个“谱”:为什么表演?绝不能为表演而表演,表演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中各种形象的特质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给学生留有再创造的余地。“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发展智能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除了这一点还要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确,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及内容,在活动中让学生的创新思想自由地翱翔于知识的殿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索靓,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2019年。
  [2]钟远玲,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
  • 【发布时间】2023/5/10 10:24:30
  • 【点击频次】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