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规范设计的实施之匙

 

【作者】 刘春华 周 渠 李小云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想使课堂练习真正迎来高质量培能效果就必须创新实施之匙。本文笔者从教学具体操作中阐述了一些有效做法,提及到了课堂练习规范设计从围绕重点设计、趣味性设计、实践性设计、层次性设计、开放性设计、适量性设计等实施之匙。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规范设计;实施之匙
  何为课堂练习?之前,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认为练习就是教学环节中的巩固练习和完成作业。新课程改革之后,认为练习是为了学生的“学”而“练”,是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练习的过程,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练习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练习不仅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知识,还可以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因此,练习也被称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每节数学课教学任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其实,在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习的,甚至,我们设置课型的时候还特点留有几节“练习课”,看来,练习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练习进行规范的设计呢?以下是我对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规范设计的实施之匙的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课堂练习规范设计要围绕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
  我们在备课时,需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来制定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往往在一节课新授完之后,会出现练习这个环节,这时,我们的习题设计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要围绕并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及时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层次性,可以分为三个梯度,第一阶梯是:基础题,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基本概念的填空、判断等;第二阶梯是:扩展题,可以是对知识点的应用,计算题和解决问题等;第三阶梯是:开放性、综合性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创编数学题,甚至设计小实验、小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第二,课堂练习规范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也一样,在练习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练习题,或者创设妙趣横生的问题情景练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候,我设计的练习是“游戏大闯关”,拯救“喜羊羊”活动,第一关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练习,孩子们看到信心倍增,第二关: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三关:出示几个相关计算,三关通过便可解救喜羊羊。
  第三,课堂练习规范设计要具有实践性
  现在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巩固知识,做习题上,更多的是注重实践与动手操作,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课堂练习规范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上,不但要体现出教材的重点,还要注意通过练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因此练习的设计要有意识地逐步加深和提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不觉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第五,课堂练习规范设计要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此类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因传统的数学练习题条件明确,而且大多只有唯一的答案,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该设计一些能够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的开放性练习。如教学“混合运算”内容时,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可以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50个人一起坐车去旅游,坐大巴车每辆车能坐30个人,租一辆大车需要付200元钱;坐小巴车每辆车能坐20个人,租一辆小车需要付150元钱。你认为如何租车比较划算?教学中通过这种课堂练习题一改以往的应用题的提问方式,解答方法也是开放式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六,课堂练习规范设计要注意适量性
  有个话题一直围绕在我们的身边:“题海战术”、“是不是练习题做的越多越好”?很显然是不正确的,这个需要因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而制定,可以有层次的练习,避免机械重复的对一类习题反复练习,不仅会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所以,我们在课堂练习时要注意适量性,即安排合理分量和难度。
  因此,课堂练习这个环节,看似占用时间比例不多,但是也是重中之重,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还可以增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会着数学的乐趣。总之,课堂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的数学课堂练习应灵活多样,要集趣味性、生活性及拓展性于一身,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练习来促进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数学新知识,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敬红格,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J].教育科学,2020年。
  • 【发布时间】2023/5/10 10:50:53
  • 【点击频次】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