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有效性的方法探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既要重视综合性、层次性,又要注意可接受性和语文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增强即时评价的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即时评价;评价有效性
课堂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对课堂即时评价越来越重视。课堂即时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加有效地掌控、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而有效地满足学生情感和心理的需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重视综合性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避免只从知识、能力方面进行评价。从这一点出发,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突出评价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要注意子目标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每个维度的目标均包含多个子目标。比如,“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本体性目标,当中包含听、说、读、写、思等子目标,这些目标在落实过程中也是相互渗透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整体把握,综合考量,既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其他知识与能力点,在立体的评价中促进各项子目标落实。例如,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除了要重视该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还应关注该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规范性等,同时要关注其他学生倾听的情况。
(二)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综合性
要发挥即时评价的作用,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善用多种评价,提升评价的实效性。例如,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因为其学习内驱力还有待提高,注意力容易分散,除了语言激励外,教师还可适当运用小礼品等物质奖励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又如,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走向深度融合的今天,教师还应利用平台评价工具,在平台评价工具栏设置对应的评价选项,如团队合作奖、最佳表现奖、进步奖等,通过应答器、平板电脑等,在平台对学生的课堂学业评价结果进行即时记录和数据分析,形成学生的评价数据画像,提升评价的精准度,进而提升导教和导学的效益。
二、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凸显层次性
(一)要注意不同学段评价的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课程,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是螺旋上升的,因而如果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缺乏层次性,评价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就不能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例如,在口语交际模块,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生)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而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但在口语交际中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时,有些教师在第一学段就侧重于围绕第二学段“讲故事是否形象生动”这方面来展开,这明显是拔高了学习要求,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又如,在综合性学习模块,对于处于第一、第二学段的学生,教师应重在从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处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教师应重在从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而一些教师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论学生处于哪个学段,都按照同样的要求评价学生,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在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评价水平还不高,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指导者,应在课堂评价中发挥教学主导地位,通过即时评价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的评价也是一种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内化从教师的评价中习得评价他人的方法。同时,学生的个体评价有助于自我肯定和自我反思,有助于其客观地认识自己,实现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在实施课堂评价过程中,对于有一定评价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在自评中学会学习,使其知识水平和评价能力逐步提高,之后,再促使他们带动其他学生,让更多学生参与评价,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会。
三、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凸显语文性
(一)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凸显评价的语文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不同课型的特点,提出了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课标在“评价建议”中要求教师“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应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而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当一位学生读完自己的习作后,有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的特色作了这样的评价:“非常通顺,而且语言非常简练,有点文言文的色彩。你肯定读了不少古书,看了不少明清时代的小说,不然的话,语言不会这么干净的。非常好!”这正是围绕习作课型的要求进行的评价,评价具体实在,既是对学生具体习作的褒奖,又是对习作背后学生的语言功力的由衷赞赏。这样的评价的效果远不是类似“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这样的评价所能达到的。
(二)根据学生反馈的多元取向凸显评价的语文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解读、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即时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和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如“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有独到之处,请问还有别的不同看法吗?”“会读书的孩子在读一字一句时,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你就是其(下转第58页)(上接第59页)中的一位。”“他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这样评价不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尊重,还是一种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求新、不拘一格的学习意识。
四、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重视可接受性
(一)即时评价语言要生动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过于贫乏、单一,“棒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等陈词滥调仍不绝于耳,评价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在评价中,教师应善用语言艺术,除恰当地使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外,还可以使用谚语、俗语、歇后语等使评价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让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
(二)即时评价要恰如其分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存在着“不否定的现象”,即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的,教师都不敢加以否定,而是常以“好,请坐下”等模糊性的语言敷衍过去。其实,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对于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来说,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让他们对老师产生怀疑;而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甚至起到误导作用,让他们以为自己蹩脚的朗读是好的、错误的答案是正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即时评价的过程中务必要实事求是,面对学生错误的答案,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地做出真诚的评价。比如,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五彩池》一课,他的课堂即时评价令人印象深刻。一学生读“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一句时读得没有什么感情,于是该老师诚恳地说:“刚才你的朗读只读出了一百个水池,如果你能通过读让我感到有一千个、一万个就好了。”这样的评价,不但让学生明确了不足,而且听起来让人感到贴心、舒服。
参考文献:
[1]苏蔓.试析如何借助小组合作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J].小学生(中旬刊),2021,(5).
[2]高路芳.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2).
关键词:小学语文;即时评价;评价有效性
课堂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对课堂即时评价越来越重视。课堂即时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加有效地掌控、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而有效地满足学生情感和心理的需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重视综合性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避免只从知识、能力方面进行评价。从这一点出发,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突出评价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要注意子目标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每个维度的目标均包含多个子目标。比如,“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本体性目标,当中包含听、说、读、写、思等子目标,这些目标在落实过程中也是相互渗透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整体把握,综合考量,既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其他知识与能力点,在立体的评价中促进各项子目标落实。例如,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除了要重视该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还应关注该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规范性等,同时要关注其他学生倾听的情况。
(二)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综合性
要发挥即时评价的作用,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善用多种评价,提升评价的实效性。例如,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因为其学习内驱力还有待提高,注意力容易分散,除了语言激励外,教师还可适当运用小礼品等物质奖励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又如,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走向深度融合的今天,教师还应利用平台评价工具,在平台评价工具栏设置对应的评价选项,如团队合作奖、最佳表现奖、进步奖等,通过应答器、平板电脑等,在平台对学生的课堂学业评价结果进行即时记录和数据分析,形成学生的评价数据画像,提升评价的精准度,进而提升导教和导学的效益。
二、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凸显层次性
(一)要注意不同学段评价的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课程,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是螺旋上升的,因而如果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缺乏层次性,评价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就不能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例如,在口语交际模块,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生)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而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但在口语交际中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时,有些教师在第一学段就侧重于围绕第二学段“讲故事是否形象生动”这方面来展开,这明显是拔高了学习要求,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又如,在综合性学习模块,对于处于第一、第二学段的学生,教师应重在从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处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教师应重在从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而一些教师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论学生处于哪个学段,都按照同样的要求评价学生,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在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评价水平还不高,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指导者,应在课堂评价中发挥教学主导地位,通过即时评价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的评价也是一种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内化从教师的评价中习得评价他人的方法。同时,学生的个体评价有助于自我肯定和自我反思,有助于其客观地认识自己,实现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在实施课堂评价过程中,对于有一定评价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在自评中学会学习,使其知识水平和评价能力逐步提高,之后,再促使他们带动其他学生,让更多学生参与评价,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会。
三、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凸显语文性
(一)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凸显评价的语文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不同课型的特点,提出了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课标在“评价建议”中要求教师“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应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而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当一位学生读完自己的习作后,有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的特色作了这样的评价:“非常通顺,而且语言非常简练,有点文言文的色彩。你肯定读了不少古书,看了不少明清时代的小说,不然的话,语言不会这么干净的。非常好!”这正是围绕习作课型的要求进行的评价,评价具体实在,既是对学生具体习作的褒奖,又是对习作背后学生的语言功力的由衷赞赏。这样的评价的效果远不是类似“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这样的评价所能达到的。
(二)根据学生反馈的多元取向凸显评价的语文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解读、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即时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和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如“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有独到之处,请问还有别的不同看法吗?”“会读书的孩子在读一字一句时,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你就是其(下转第58页)(上接第59页)中的一位。”“他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这样评价不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尊重,还是一种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求新、不拘一格的学习意识。
四、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重视可接受性
(一)即时评价语言要生动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过于贫乏、单一,“棒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等陈词滥调仍不绝于耳,评价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在评价中,教师应善用语言艺术,除恰当地使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外,还可以使用谚语、俗语、歇后语等使评价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让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
(二)即时评价要恰如其分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存在着“不否定的现象”,即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的,教师都不敢加以否定,而是常以“好,请坐下”等模糊性的语言敷衍过去。其实,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对于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来说,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让他们对老师产生怀疑;而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甚至起到误导作用,让他们以为自己蹩脚的朗读是好的、错误的答案是正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即时评价的过程中务必要实事求是,面对学生错误的答案,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地做出真诚的评价。比如,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五彩池》一课,他的课堂即时评价令人印象深刻。一学生读“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一句时读得没有什么感情,于是该老师诚恳地说:“刚才你的朗读只读出了一百个水池,如果你能通过读让我感到有一千个、一万个就好了。”这样的评价,不但让学生明确了不足,而且听起来让人感到贴心、舒服。
参考文献:
[1]苏蔓.试析如何借助小组合作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J].小学生(中旬刊),2021,(5).
[2]高路芳.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2).
- 【发布时间】2023/5/10 10:52:30
- 【点击频次】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