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留白”技巧探究

 

【作者】 王雨微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是由我国的汉语言文化艺术衍生而来的一个科目,汉语言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也是学生在不同阶段必须要去探索学习的知识。而从初中开始的语文科目,不同于以往稚嫩童真的风格,选文开始出现一些思考的深度,这对教师的讲授也提高了新一阶梯的难度。在初中语文中,重要的中式美学体现即是留白,如何在讲绘清楚文本的同时又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是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留白”技巧的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留白;中式美学
  语文的授课方式从来不是固定模式的改进和发展,随着教材内容的更改和时代教育主题的变换,语文课程的授课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留白”作为中式美学的结晶之一,加入到语文课程的讲授课程中会使其焕发独特的中式魅力,这就是我国灿烂瑰丽的汉语言文化中“留白”的切实作用。文章中的留白,是作者的欲语还休,是读者的浮想联翩,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留白”是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促进其思维散发,是身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去认真把控的细节。本文将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留白”的可作用空间和实际效果,对初中语文教学“留白”进行技巧探究。
  一、初中语文课文教授方式上注重留白美学
  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学性相对小学阶段语文课文而言,有了十足的提高,所以初中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围绕课文的审美点,进行自由发散的探讨,给学生们一种自主思考但是未窥全貌的感觉,营造了中式美学的朦胧和浪漫。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授课时,有《春》这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文章,首先文章塑造了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的美丽画面,为和这样的美丽画面相辉映,在课文教授前的预习中可以组织一场孩子们争相描绘春天的热身活动——提出与春天有关的诗句,由诗句和课文的联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让春天美景的描绘变得多元化,视角丰富,让学生都能各执一面,通过彼此的描写来想象春天美景的全貌。这样一来对于《春》这篇文章,学生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文字,想到的是各自的美丽,实现了将课文变成留白的画卷的效果,丰富了学生在语文课文上的美学体验。
  在部编部所出版的初中语文的教材中,课文多以日常生活入手,或是将看似普通的生活点滴打造成中式美学下的春光一景,或是记录家乡生活的日常点滴。所谓见山不是山,老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课文做引,给他们布下想象平台,再由学生自己展开剩下风景联想,亲身坠入语文浪漫广阔的海洋中,使得普通的生活日常变得不再普通,练就学生对文字表达的敏锐感和语文解读的多样性。
  二、初中语文课后拓展方式注意留足自主思考空间
  除了文章本身的内容,多渠道拓展和联想对于留白教学来说也非常重要。所谓“留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代表着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在部编版所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末尾几乎都存在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板块,前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和感悟水平,后者以文章的主旨思想进行串联,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和新的学习内容,这就是非常好的留白方式,让学生在梳理完课文后,还有继续思考想象的空间。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中,作者老舍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济南的冬天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隔着课本也感受到了凛冽的寒冬和即将到来的春的苏醒。于是在后续的积累拓展的板块中,着重加强学生的拟人训练,这样的课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一个标杆和一个方向,可以说是开放式的命题,学生可以在模仿老舍先生的笔触得到精进,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散自己的思维,空白的题目可以有无数种答案,这再次点中如今语文课程的“留白”思考。
  除开这种问答式的联想,在部编部所编辑的初中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结束的末尾,也会不定时出现一部分知识科普的板块,本质上是在课程的重点内容上进行基础衍生。但因为没有刻意安排问答,内容以轻松诙谐为主,释放了学生学习的紧张感,符合新时代寓教于乐的主题,这些都是课后拓展中优秀的“留白”教学素材。
  三、将留白手法作为联系生活和初中语文课堂的纽带
  除了在课堂之上,由于初中语文学科强烈的生活色彩,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留白影响大部分会延续到课后生活中,因此建立起课堂和课后生活的纽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助于把初中语文课堂的留白画布,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日常生活中。
  要将日常生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留白画布,最主要的是要挖掘初中语文课文的生活元素和生活中的语文元素,二者相互印证,缺一不可。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文《桃花源记》塑造的完美的世外桃源景象,老师可以和最近火热的“乡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思考探究乡村之美和社会的区别,去思考乡村发展的未来,扩大课文的立意高度和思维广度;再例如走廊随处可见的古诗词张贴或是名人名言的科普栏杆条,这些以往可能会被视而不见的细节都会在语文课堂的留白技巧教学后被学生重新拾起发现,会给予学生一种宝藏就在身边的喜悦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在部编部的教材中,几乎处处都会提到让学生在课后生活发现语文的魅力之处,这是一项课后作业,也是对学生自主发展的鼓励。出于文化的影响,留白美学几乎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师在课堂上的留白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的启蒙,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印刻。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如何在不引起学生逆反的情况下用“留白”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转被动为主动,转学习任务为自觉。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当作是一件有趣的休闲活动而非完成任务般的机械性行为。
  结束语
  随着时代教育主题的变换,学好语文不仅是学生们针对考试的重要学习目标,更是和学生们的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生活指标。除了课堂上教师的针对性灌输,学生们私下生活中的语文发展也很重要。因此留白技巧教学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留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除开在课堂上的时间以外,也能在生活中将日常和语文联系起来,深刻感悟汉语言的魅力,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将璀璨绚烂的文明瑰宝以传承的形式衍生世世代代,是人类的薪火相传,也是中国文明的结晶见证。
  参考文献:
  [1] 李文君.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的运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114.
  [2] 赵桂梅. “留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5):49-50.  
  [3] 黄才敏. 浅谈留白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0(7):85.
  [4] 周学武.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 孩子,2021(8):70-72.
  • 【发布时间】2023/5/10 10:59:13
  • 【点击频次】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