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感受生活,初中生物学科的生活化教学

 

【作者】 陈小艳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物作为初中一门基础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同时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加深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自身生物学科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感受生活;初中生物学科;生活化教学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面对教学质量需求的增大,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发生转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物学科的知识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生活,挖掘藏在生活中的生物元素,从而加深自己对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更好地为后续的生物学习垫下良好的基础。
  一、引进生活化元素,营造生活化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生物学科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化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为了开展好生活化生物学科教学,教师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化元素,改变原先枯燥、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氛围来改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印象,提升他们学习主动性。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寻找知识中的乐趣,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原型的这一特点,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借助多媒体数字平台,以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现自然界植物种子萌发的全过程,同时利用这些生活化元素,以此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发制作微课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了解这些植物种子萌发后所发挥的独特价值,例如:对自然界水循环、大气循环、碳循环等方面的影响。另外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向同学们介绍更多的植物种类,用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们呈递什么是生物学科,什么是自然界,植物种子是如何传播的,教师可以延伸相关知识。例如如何保护自然界,保护植物种子等等。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素质培养,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科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生活元素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渴望,从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
  二、引进生活化道具,创设生活化实验环境
  初中生物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对生物学的知识领悟与理解程度,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生活化实验探究,就需要适当地引进生活化道具,鼓励学生利用手边的实验道具看展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课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俗话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对于生物学实验道具而言亦如此。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开展生物学实验的实验道具需要精挑细选,实验方案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合理规划。但是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优化了这些方面,让生物学实验的开展更加简便、更加合理。生物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服务。因此教师可以引进生活化道具,创设生活化实验环境,使得生物学实验开展起来更加便捷高效。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土壤为实验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加深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另外,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同时,又能借助显微镜观察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从而对学生生物学知识进行了拓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心。教师通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验道具,这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优化了实验的整个流程,提高了实验整体的可操作性,同时还丰富了生物学的学习内容,对学生主动探索生物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是得到了稳步提升。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学好课堂所讲知识,真正地做到理解与吃透,教师不应只开展生活化教学,也应该布置相应的生活化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更细致的巩固与理解感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物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后观察自家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或者是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公园进行观察,通过直接细微的观察,了解植物开花与结果的各个过程,以及植物在这几个过程中各自的状态又是什么样子的。通过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内容当中互相帮助,加深印象,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开花结果过程,拓展知识面,丰富课堂所学内容,从而延伸学生对自然界植物的保护意识,明白各种植物对自然界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借此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明白保护植物、保护自然界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植物种子,并在家中自行种植,到了一定的时间以后观察植物的开花与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思,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以更加直观、更近的距离来观察植物开花与结果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从而为后续的生物学深层次学习打下了坚实而又牢固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感受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开展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是有必要、紧迫的。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探索的欲望,同时还能增强生物学实验的可操作性与简便性,借此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真正地爱上这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潘淑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析[J].中外交流,2020,27(6):349.
  [2]柏力.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6(74):150-150.
  • 【发布时间】2023/5/10 11:00:44
  • 【点击频次】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