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作者】 杨登广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引起了当前初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初中科学实验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也需要在教育改革中不断优化。因此,本文分析了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从“科学实验‘活’的五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素养”优化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沟通素养”,“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责任素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现状;策略;自主思考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实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目前,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教育模式的改革,阻碍了学生自主思维模式的形成,使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也有一些教师仅对实验内容进行简单演示,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步骤模拟操作,在这种被动的环境中机械操作没有真正发挥科学实验的作用,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有待探究
  随着教育教学标准的不断优化,一些初中科学教师在设计和操作科学实验之前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在进行科学实验操作时,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依赖于原始的实验步骤,导致实验结果较差,甚至未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这种“经验性”实验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需求,成为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障碍,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知识,难以提高科学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科学实验“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素养
  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科学要素,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科学实验素材,理解科学概念并学会应用,对学习科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从科学的角度观察自然现象,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逐步培养在科学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合理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是科学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初中科学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应深入探索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将生活元素融入科学实验,将科学实验“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素养
  核心科学素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科学实验和相互交流探索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探索科学现象,完成科学实验,理解科学原理。这一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对未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更客观、理性的分析。为了培养学生探究与交流的核心素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科学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当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时,教师可以有效地指导他们,并根据问题设计方案,通过猜测、假设等方式解决问题。
  (三)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科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形成和创新科学思维,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通过科学实验寻找理论依据和理想模型,验证实际现象,并通过理论论证、抽象分析、总结等思维方式,对现实中不同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核心素质,初中科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来表达个人观点,在听取他人分析的同时提出不同的观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判断,并针对不同意见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责任素养
  通过科学实验理解科学现象的教学方法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有效扩展科学实验并将其融入现实生活也非常重要。通过现实生活中日常可见的科学现象,通过理论论证给予合理的科学解释,然后利用周围的事物进行实验,确认科学理论的准确性,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探索自然、研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提升学生有责任、有担当的核心素养。
  (五)客观评价实验结果,提升学生知识储备
  科学实验结束后,教师通常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总结部分正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科学理念的关键环节。科学实验是以实践的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然后对实验结果的归纳和总结是科学知识点的理论性输入。只有充分掌握科学原理,才能学会合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初中生的阶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侧重于有趣的科学实验,而对实验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的掌握略显不足。
  在实验总结环节,教师使用有趣的语言,以丰富的表达形式提取科学实验中包含的知识点,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使理论知识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点的记忆,从而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例如,在初中六年级“能量”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制作小电动机”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能量的认识。在电动机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准确把握每一个制作环节的细节,并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重点分析那些不能正常操作的失败成品,通过师生讨论的方式找出其中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改进电动机。通过反复思考,学生对科学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在深化对科学理论知识认识的同时,要增加知识储备,为今后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寓教于乐,实现学生在趣味性科学实验中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该关注个人专业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在设计科学实验时,要实事求是,寻找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科学实验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特点,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意识,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邦.浅谈初中科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
  [2]王玲.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23(13).
  • 【发布时间】2023/6/7 12:14:01
  • 【点击频次】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