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策略

 

【作者】 倪蓉蓉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如今的社会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以德育人,德育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扭转学生的错误认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课堂其实是德育教育主要核心课堂,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自己课堂与德育教育的紧密性,在课堂当中根据学生基础和课本内容展开德育教育,同时在课堂当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获得了多方面的德育知识,同时在课堂学习当中能够收获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关键词:以德育人;道德与法治;教学新策略
  在现如今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往往忽略了自己课堂的重要性,学校也有所忽略这一课堂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想法和做法。现如今,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德育知识的类型多种多样,如今大多的初中生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同时还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三观,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所诱惑,而德育教育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减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涉猎广泛,并且在课堂当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在课堂当中让学生之间深入交流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总认为德育知识是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很多学生对德育知识不感兴趣是因为教师不与学生建立互动,没有在课堂当中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初中生思维比较跳动,对周围的事物是充满好奇心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当中设计一些富含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既收获了德育知识,同时又收获了快乐。比如说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将班级中所有的学生调动起来,因为这篇课文的主题是发现自己,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当每一位同学分享完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之后,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补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很多学生他自身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他处于一个当局者迷的状态当中,这时候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补充可以让这个学生对自己产生更深的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补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好的改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之间彼此深入交流,同时能够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这堂课的德育教育效率。
  二、在课堂当中与实践进行相互结合
  对于德育教育而言,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这其实是将德育教育停留在了表面,并没有深入的进行德育教育,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的德育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将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相互结合,这既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同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论学习相比,实践不同于理论学习那么枯燥,而且它是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这其实是一个质的跨越。比如说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时,这篇课文讲述了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当在生活当中懂得诚实守信,同时能够在生活当中做到以礼待人、尊重他人。对于这些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当在课堂当中教授完相应的理论知识后,鼓励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父母给予帮助,让父母用手机记录下学生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生活故事,然后将其制作为一个完整的视频上传到微信群当中,教师其实就可以让学生选取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作为一个主题,然后开展为期一周的视频上传活动,让父母在一周内以视频的形式记录孩子与主题相关的小故事,开展为期一周的视频打卡活动,这样做的意义是督促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所教授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所教授的德育知识。
  三、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敢于表达想法
  与其他课程相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发言,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这样有助于让教师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然后根据学生的想法开展符合学生实际基础的德育教育,比如说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时,这一课与少年担当相关,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发表自己心中的看法,而教师应当作为一个倾听者,倾听一下当代少年对于少年担当这一名词的理解。如今的初中生他们有很多机会去接触一些新知识、新想法,因此他们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超前的,当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想法时,这样既有利于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又能够让学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碰撞。比如说有一些同学认为少年的担当就是少年应当好好学习,为自己积攒下知识储备,让自己长大后有能力为国家做贡献,初中阶段有很多学生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是当倾听他人的想法后,不同的思维会相互碰撞,他们会重新思考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想法,这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帮助学生扭转自身的错误认知,构建正确的三观。
  结束语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自己课堂的重要性,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基础创造与学生相符合的德育课堂,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的德育知识,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最终会带领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海红.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策略[J].教育艺术,2022(03):62.
  [2]严秀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的尝试[J].中华少年,2016(14):32-33.

  • 【发布时间】2023/6/7 12:15:50
  • 【点击频次】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