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让学生积极学数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田 静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大佛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促进学生积极学数学需要教师积极践行主体性激发和培养策略。本文从兴趣、思疑习惯和成功体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利用生活化策略、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学生自我调控等三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积极学;有效方法;培养
  搭建起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能得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习得和更好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面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课改要求的一个重要追求。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反哺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外因的角色,但是,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激励,让他们将积极性发挥出来,成为学习主体。基于此认识,我在“双主双优”课程改革中加强运用“主动学习”这一全新理念来作教学切入,使学生将自己的主体性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机,能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和能力的构建中,进而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利用生活化策略实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强度的兴趣并不能激发主体主动学习,唯有以浓厚的兴趣为内驱燃料,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力。所以,在教学展开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学习兴趣激发的作用,而且还要把它想方设法变成真正现实,成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的真正动力,让学生处于“愤悱”的“口欲言”和“心求通”的迫切需求之中,这样,学生就会“如箭在弦”,主动去学习,只要我们一声令下,他们就会进入到自我学习不用催的状态,而且学有深度有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充满干劲呢?经过这几年的数学课改实践探索,我认为生活化策略就可帮助我们实现,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之后产生强烈的“我要学”需求,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习从外驱动变成内驱动,从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学的主动态度。比如,当我们把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实施时,我们就会看到,有理数无处不在。有了这样的普遍性,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就很好地激励并培养了我们所教学生将其用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当然乐意去学习和使用这样的知识。
  二、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培养学生思疑习惯
  学贵有疑。有思有疑是促进学生以主体角色践行的最直接手段。不论是启发式还是教有疑理念的实践其核心追求都是让学生思维持续保持运转态势。所以,在初中数学这样重理性思维培养的学科教学中,我们更要在此方面加大实施力度,其方法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并进行实施。多年来的实践都证明,这能够有效地拉近数学与学生现实间的距离,让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数学如此实用、管用的真实感,进而使自己完全沉浸于对知识的探究或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思索之中。这就是问题情境创新实施的教学魔力,它能激发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所以,在教授有难度的知识时,特别是新授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愿意使用问题情景这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实施的一个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所需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更强的“我要思考”的需求。除了使用问题情景催思考引质疑之外,要想让学生以主体角色去积极学,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使用习惯催思考。习惯也是一种动力驱动,它也有很好的催思引疑效果,我们教师在探索学生的主体主动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内驱作用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获取“四基”“四能”的过程中其主体性能充分地发挥出主体作用来。
  三、促进学生自我调控,让主体积极学得以展示
  数学教科书的有效运用担当着多重作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受到美育熏陶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即便是在初三后期这个总复习的阶段我们仍然要将对教科书的复习摆在非常突出的地位。要通过平台搭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式复习巩固。作为教师,除了激励和给方法外就要对其“少干预”。毕竟学生基础不一,所不足和短板不一样。如果采取统一实施的“一刀切”,就违背了个性化复习要求。因为即使是同一门课,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与方法也是千差万别。同样的学生,由于学习的内容和情绪等原因,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全面复习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尽量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细微之处,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指明方向,同时也要尽量多地建议一些适合学生自身学习的方式进行运用,让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诊断和调节,向着目标逐渐靠。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后,却不严格地执教自己的预期,方法也很随意。他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方式。这时,作为教师就要采取调控,让学生自我总结阶段性学习效果,找到更适合自我的个性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同时还要搭建学生积极学平台,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自我展示学习效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并被更多的人所采用,发挥方法辐射作用。这样的实施,它有助于在生生之间建立起互为补充的模式,以更好的方式推进自身的学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对于被采用的学习方法,其主体的积极性可得到最大化的激励和彰显。
  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学数学变成一种现实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创新主体性激发和培养策略,让学生在自我课堂上以真正的学习主体的姿态立于师生互动对话中,这样他们才能在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中受到兴趣、情感和情绪的作用下而不催积极学。
  参考文献:
  [1]郑小雯,浅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9年。
  [2]尹利萍,浅谈初中数学学生积极学动力的培养[J].教育学刊,2020年。
  • 【发布时间】2023/6/7 12:20:26
  • 【点击频次】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