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 其米克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最后指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自主探究;纠正策略
  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学科,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身边事物的规律,提升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但是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待加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科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中的物件、现象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第五课《观察一瓶水》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水是从哪里来的”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水龙头”“水管”等物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为什么会流出水来?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在学生回答“水是从哪里来的”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引导:“那么怎样才能让水回到原来的地方呢?我们就需要借助科学知识了。”这样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促进其自主探究能力提升。
  在教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纸杯电话,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制作中,通过这个实验,能让学生明白声音是靠介质来传播的道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鸟叫”“狗叫”等现象。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进一步理解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帮助学生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式、设问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且还能帮助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中一个常用的环节,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实验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利用好实验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时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缺乏有效的引导;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中缺少评价与反思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利用好实验教学这个平台,从多方面入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首先教师准备好两个的透明玻璃杯,一杯装水,一杯不装,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吗?”“光穿过杯子是什么样?”等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主动地进行探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玻璃杯上色,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看看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杯子受到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这种实验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将实验教学与自主探究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平台,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到科学知识。
  三、注重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延伸课外知识,从课本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加广阔。比如,教师可以把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第一课《我们知道的动物》与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两章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向学生提问“你知道植物在什么时候进行光合作用吗?”“你知道动物在什么时候吃东西吗?”“你知道植物的花、果、茎、叶都有什么作用吗?”等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也可以是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互相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同学,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外拓展内容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比如在学习植物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一章的重点知识制作成卡片给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拓展任务:让学生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卡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分享。通过布置课外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将植物一章中所学知识制作成图片或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既能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相关知识,又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总之,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创设科学情境、引入生活元素、组织实验活动、设置趣味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使其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柴永平.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中国教师,2019(S1):64.
  [2]李迎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2):66-67.
  • 【发布时间】2023/6/7 12:24:19
  • 【点击频次】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