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思考

 

【作者】 乔 节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张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优化教学途径,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思维,拓宽学习载体,更有效地培养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信息技术能够缩小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学习和教育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是教师高效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传播终身学习、智慧教育的理念,为未来教育推波助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功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辅助语文阅读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识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积极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的做法试做探讨。
  一、创设情境,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自终贯穿学习的全过程。信息技术的运用,创设了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形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使之主动地参与学习。如: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上课伊始,教师先播放美丽的黄山风光,并配以舒缓的音乐,让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美景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徜徉在优美、生动的意境中,让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有了整体的感知,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勾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课文《桥之美》,书上没有相应的插图,也没有相应投影片。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我从网上下载来各种大桥,分别对应着课本上的桥,上课时讲到这座桥时,电脑屏幕上同时出现反映该重点句的地图,同时用正常的语速简要地对大桥作补充介绍。学生边听边看,注意力吸引到这座桥上。于是就主动地揣摩句子的含义,教师不必再进行学习情绪的调动,结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弄清了课文的含义,加深了桥之美重要意义的理解。在对课文语言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来指导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愉悦,觉得值得自己去主动参与和实践
  三、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的实效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然后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此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上,学生通过对这些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指导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这一教学环节上,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给学生布置一个大任务,即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要用信息技术课中学到的“本领”完成一份非常精美的班级小报,主题任选,但要做到每小组的主题各不相同。板报制作过程,包括版面设计、资料及图片的收集、板报排版可以从你生活中撷取,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的确定,有助于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助于生生之间、生师之间、以至于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要拓展阅读的范围,不光是学习哪篇课文就阅读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还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如低年级学生可向他们推荐小人书、故事书、连环画、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百科全书等。还可将学生带到图书室或上网阅读,从而获得阅读实践的机会。如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借阅图书,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与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阅读。还放手让他们利用节假日去读书,在班内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参与性。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及写话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和运用,寻求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适合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得根据实际情况,不可走过场或滥用,得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配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 【发布时间】2023/6/7 12:24:32
  • 【点击频次】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