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运用历史人物故事,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历史是按照时间轴线由一个个具体的历史故事而组成的,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由具体的人和其所做的真实事件而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明白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借助从了解历史人物这个角度入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语言形象讲述人物历史故事,展现历史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发展,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过往,关于历史的记载是为了人类文化传承,让后人明白历史发展中的得失,以便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生活。初中历史教学可以从历史人物故事这个角度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师需要摘选出一些影响历史进展的关键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故事讲解来进行历史教学。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描绘出当时的情境,增强学生听课兴趣,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一、用历史人物故事导入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导入在授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优秀的课堂导入设计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接下来讲解的知识点的关注兴趣,转移学生发散的专注力到课程内容上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人物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的引子,聚焦学生的专注力,引起学生了解接下来讲述的历史内容的兴趣,也让学生做好新课学习的心理准备。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春秋时候的故事。在本章课程开讲之前,让学生讲述搜集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非常多,很多都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卧薪尝胆、烽火戏诸侯、尊王攘夷、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等。通过学生的讲述,学生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上来,再加上学生之前为了讲述故事而做的准备工作,课堂氛围很快就烘托出来,教师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也会很轻松,顺利、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不但对课堂导入有非常好的教学帮助效果,同样,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历史人物故事的合理、灵活运用,对于创建良好的历史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从细节方面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设置好本章节课程的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巧妙插入人物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历史状况和历史事件发展脉络,还原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穿插历史人物故事的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吸引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外因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现象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例如,进行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本章节内容,可以结合同时代其他各个列强国家的现状来讲解,可以讲述“铁血宰相”匹斯麦和强盛德国的故事,我们国家当时的中兴名臣李鸿章访问美国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一个历史规律:落后就要挨打。甲午战争是一个弹丸岛国给我们国家带来的一场灾难,但日本却是一个工业发展迅速的国家,而我们当时的清政府却积弱已久。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和事件,让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奋发图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历史人物故事,可以为学生搭建好历史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发展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课堂总结运用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是由各个历史事件按照事件轴线串联起来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章节也不是彼此独立的,这些章节也是有前后关联的,在一个课程章节讲述即将结束的时候,可以引入适合的历史人物故事,做本章历史内容的总结,同时留下关联下一个知识点的相关思考。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时,这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唐朝初期君王的励精图治,从而让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这一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述李白的故事,李白老家是今天甘肃天水的,却来到了遥远的东方发展,给学生留下思考,李白为什么要来到唐朝呢?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故事,来让学生思考和认知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能帮助学生迅速提升历史探究能力。
四、通过历史人物故事留置作业
历史人物故事不但可以运用在课堂导入和课堂教学环节,在历史作业这个环节也可以有效帮助历史教学。历史人物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选择和行为,会很大反映他们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具体情况,每个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通过分析历史人物面临历史事件时候的选择和行为,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从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三国鼎立》的教学时,本章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让学生结合本章节学到的内容思考:为什么刘备要三请诸葛亮这样一个陌生人做军师?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完成本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并在下节课做适当点评。这样,通过这样的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历史规律的能力,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会和培养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分析历史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晰地讲解历史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历史人物故事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也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插入,也可以在课程总结中运用,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来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兴金. 谈谈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的方法[J]. 数字化用户,2016,22(45):86.
[2]朱丹.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z1):68.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过往,关于历史的记载是为了人类文化传承,让后人明白历史发展中的得失,以便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生活。初中历史教学可以从历史人物故事这个角度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师需要摘选出一些影响历史进展的关键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故事讲解来进行历史教学。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描绘出当时的情境,增强学生听课兴趣,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一、用历史人物故事导入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导入在授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优秀的课堂导入设计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接下来讲解的知识点的关注兴趣,转移学生发散的专注力到课程内容上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人物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的引子,聚焦学生的专注力,引起学生了解接下来讲述的历史内容的兴趣,也让学生做好新课学习的心理准备。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春秋时候的故事。在本章课程开讲之前,让学生讲述搜集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非常多,很多都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卧薪尝胆、烽火戏诸侯、尊王攘夷、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等。通过学生的讲述,学生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上来,再加上学生之前为了讲述故事而做的准备工作,课堂氛围很快就烘托出来,教师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也会很轻松,顺利、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不但对课堂导入有非常好的教学帮助效果,同样,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历史人物故事的合理、灵活运用,对于创建良好的历史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从细节方面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设置好本章节课程的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巧妙插入人物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历史状况和历史事件发展脉络,还原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穿插历史人物故事的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吸引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外因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现象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例如,进行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本章节内容,可以结合同时代其他各个列强国家的现状来讲解,可以讲述“铁血宰相”匹斯麦和强盛德国的故事,我们国家当时的中兴名臣李鸿章访问美国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一个历史规律:落后就要挨打。甲午战争是一个弹丸岛国给我们国家带来的一场灾难,但日本却是一个工业发展迅速的国家,而我们当时的清政府却积弱已久。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和事件,让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奋发图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历史人物故事,可以为学生搭建好历史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发展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课堂总结运用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是由各个历史事件按照事件轴线串联起来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章节也不是彼此独立的,这些章节也是有前后关联的,在一个课程章节讲述即将结束的时候,可以引入适合的历史人物故事,做本章历史内容的总结,同时留下关联下一个知识点的相关思考。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时,这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唐朝初期君王的励精图治,从而让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这一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述李白的故事,李白老家是今天甘肃天水的,却来到了遥远的东方发展,给学生留下思考,李白为什么要来到唐朝呢?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故事,来让学生思考和认知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能帮助学生迅速提升历史探究能力。
四、通过历史人物故事留置作业
历史人物故事不但可以运用在课堂导入和课堂教学环节,在历史作业这个环节也可以有效帮助历史教学。历史人物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选择和行为,会很大反映他们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具体情况,每个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通过分析历史人物面临历史事件时候的选择和行为,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从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例如,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三国鼎立》的教学时,本章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让学生结合本章节学到的内容思考:为什么刘备要三请诸葛亮这样一个陌生人做军师?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完成本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并在下节课做适当点评。这样,通过这样的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历史规律的能力,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会和培养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分析历史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晰地讲解历史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历史人物故事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也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插入,也可以在课程总结中运用,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来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兴金. 谈谈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的方法[J]. 数字化用户,2016,22(45):86.
[2]朱丹.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z1):68.
- 【发布时间】2023/6/7 12:27:30
- 【点击频次】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