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分层布置家庭作业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 姿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埔坪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活动,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统得过死,只有统一作业,没有分层作业设计。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作业是高不可攀的,是“吃不了”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是“吃不饱”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设计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达到“吃饱 吃了”。如何让分层作业能够成为充分展示学生才艺特长,弘扬个性的园地呢?古人曾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学生特点,针对其个人能力分层布置作业,变“被动式做题”为“我要做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策略研究
  家庭作业的布置和批阅是检验课堂教学情况、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基本的教学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和教学检验,课堂作业一般统一进行,内容较为基础,也都一致。所以这里主要探讨课外作业,也称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的布置最能体现分层教学理念。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可将作业分为三个类型:基础型、普遍型和拔高型。基础型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唤醒,如古诗的背诵默写、汉字的正确书写、句子的填空等;普遍型作业是在基础型作业的前提下增加一些词语理解、句意分析、思想感悟等;拔高型作业是在普遍型作业基础上,加入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供学生选取完成,比较灵活。不同类型的作业搭配不同类型的学生,当然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选,尝试挑战一下。
  家庭作业设计分层、批阅标准也相应分层。对于基础型作业尺度要严格,拿捏准确;对于普遍型和拔高型作业则相对宽松一些,答案可以不统一,但一定要有采分点,有自己真实的理解,体现独立的思考见解。
  一、家庭作业分层
  1.分层前: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在分层前必须做好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现实存在的,分层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力,缩小与他人的差距。
  2.分层时:此时要坚持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制定方案,讲清意义,通过学生自我评估,自愿选择层次,再由老师进行合理性分析,可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做个别调整,以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二、家庭作业布置分层
  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在作业布置中分清层次,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B、C三个层次。选择B类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这类作业面向大多数学生,结合本学段知识,难度适中。
  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学有所为。如A类的学生注重较多的是课外知识,因为这类学生学有余力,重复而不必要的作业,变得机械操作,让他们在完成了指定题的基础上,进行文章欣赏,资源收集等实践题,丰富他们的学识,为他们赢得充裕的学习时间,既是减负,也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B类学生,让他们选择性地完成指定题的基础上,可自我尝试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可有选择性地做,同时激发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C类的学生,通常基本能完成的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人,因此,对他们可指定一些题目,相对A、B类学生作业量要减轻,难度要降低,只要求做对,不要求做多,这样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老师的安排,学习变得主动。同时对于C类的学生,我通常安排一对一辅导,让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辅导,作业量设到最低的底线,根据情况,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边听老师评讲,边完成,这样总比他们反复订正或抄同学作业来应付老师好。
  三、家庭作业的评价手段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决定学生不一样的未来。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常规的评价制度,应该坚持两类,它不能光凭学习成果得出评价结论,不论在系统全面永久的或部分介绍了解教育方面,教师要有他自己的独特看法”,从而针对学生进行更加公正公平的评价。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合理评价,把控评价标准和手段,从而激励学生成长和进步。
  对于学习情况一般的学生,应该设计符合其发展层次的检测题目,并根据其完成情况给予中肯的评价。观察法是一种比较直观明显的评价方法。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得出其学习的情况。这时教师也应该分层看待。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不认真,但现在有了些许进步,教师对此不必吝惜言语的肯定表扬,让学生有了更多进步的动力和可能。对于一直态度端正、学习上进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进行赞赏,增强学生继续保持下去的毅力和决心。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清楚自身的优势和缺点,进而取长补短,强化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他们肯努力、有进取,都值得夸奖。只要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按照进步大小,分层级地发放奖品。学生对于奖品可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并不特别在乎老师的奖品有多贵重,更多的是教师给予他们的这份荣誉和对他们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应该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分别看待每个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鼓励和赞赏的环境里找寻自我,不断完善。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大力推行分层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个别辅导、作业设计和评价手段等多方面探索突破,从而形成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同时,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每个学生更可能地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从而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让“厌学”变为“喜学”——新课程下“家庭作业”的改革与尝试[J]. 陆琴.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9(01)
  [2]分层家庭作业,学习的营养“自助餐”[J]. 殷晓. 课程教育研究. 2022(44)
  [3]我这样布置数学家庭作业[J]. 陈建军.  基础教育课程. 2020(09)
  [4]非书面家庭作业:基于儿童发展的作业变革与十年探索[J]. 李武南,滕闽军,周昊天. 人民教育. 2021(Z1)
  • 【发布时间】2023/8/5 11:59:36
  • 【点击频次】116